香港商报官网 > 辽宁 > 特别报道

「立法樹德」育民風「營口有禮」聚民心

2020-09-0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一座以地方立法倡導社會禮德的城市,正在用禮德育民風、聚民心,不斷提升城市精神軟實力。9月1日,迎來第二個「有禮日」的遼寧營口,也收穫了兩年來城市文明行為促進的豐碩成果。
 
 
  經年的歷史沉澱為營口的城市文明積攢了厚重的底蘊。2019年6月6日,營口市頒佈《營口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這是營口市人大常委會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自主起草的第一部實體性法規。营口市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為樹立良好的社會民風點亮燈塔。譜成歌曲的「營口有禮」傳唱在這座溫馨的小城的街頭巷陌,以「營口有禮」為主題的各項活動成為營口人的文明標誌和無上榮光,「立法樹德」育民風,「營口有禮」聚民心。
 
  自2019年9月起,「營口有禮」城市名片在營口的城市、鄉村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得以廣泛宣揚和傳承。在校園、在會場、在繁華的街市、在偏遠的鄉村,處處閃耀着「營口有禮」的新風尚。
 
 
  營口市站前區的老黨員史桂榮告訴記者,現在小區百姓人人會唱《營口有禮》主題曲,小區志願者人人都是營口有禮宣講員,《營口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對於深化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是把各種文明行為規範化、制度化了,這是城市文明進程的顯著標誌。
 
  蓋州市太陽升辦事處老爺廟村,一位70多歲的李姓老人告訴記者,文明行為規範是立法樹德的起點,更是我們農村百姓的需求,我們百姓更實惠的說法就是你不但得在社會人群里立足,還得好好地給你的兒女們打個樣(樹立榜樣)。老人說得鏗鏘有力,底氣十足。
 
  走進老爺廟村,記者發現了老人講話的動力來自哪裏。
 
 
  走過老爺廟村數公里的村路,記者沒有看到任何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整齊劃一的院落,乾淨、整潔又充滿活力的村容村貌讓這裏生活的村民怡然自得。一位80多歲的大娘說,村里人都以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為榮,為了讓村裏的馬路更通暢,不管涉及誰家的菜園子,誰家的柴草垛一律為村路讓步,為了實現規範管理,大家捨得個人的小利益,都能以村里環境建設為大局,全村百姓幾乎全部把自己家的柴草堆搬進了院子。街道上鮮花盛開,馬路上乾淨整潔,連廚餘垃圾都實現了可回收利用,文明促進條例的施行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成為匯聚百姓正能量的新動能,也成為凝聚人心的新標尺。
 
  蓋州市以「營口有禮、移風易俗」為抓手全面推動《條例》貫徹執行及「營口有禮」進鄉村社區。
 
  而因溫泉小鎮名聲遠播的雙台鎮則以「營口有禮、移風易俗」同扶貧攻堅、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鄉村振興等工作相結合,為溫泉特色小鎮建設提供精神支持。以「營口有禮、移風易俗」活動為載體,在黨員幹部、鄉村群眾、各行各業、各項工作中大力倡導勤儉節約、艱苦創業、愛崗敬業、脫貧致富、愛護環境意識,弘揚正能量,指導和教育。
 
  通過「營口有禮、移風易俗」 的持續開展,如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已成為主流。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現在趕人情,隨份子的事在不斷減少,這既杜絕了鋪張浪費,又減輕了我們的生活負擔,因為推行文明條例,大家也不用在顧及面子上過意不去,這樣一段時間後,我們覺得鄰里之間,親屬之間的感情不淡反而濃厚了。
 
  蓋州市雙台鎮有一片「營口有禮林」。一位鎮領導介紹,做為「營口有禮林」基地的建立單位---營口芙蓉山旅遊實業有限公司,投入資金,購置優質紫藤樹,打造百畝紫藤園林,將紫藤園林確定為「營口有禮林」。
 
  在營口採訪,記者感受到,營口市在推行《條例》工作中,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既讓政策落到實處,又讓百姓實實在在得到了實惠,同時,推動鄉風文明上了新層次,繪出了城市鄉村發展凝心聚力的新藍圖。(王藝橋)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