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善行中国

港媒看湖南丨株洲新改建3417公里農村脫貧致富公路

2020-11-17
来源:香港商报网
    11月17日,記者從湖南省株洲市召開的「決勝高質量全面小康,鞏固決戰脫貧攻堅」系列發佈會之交通運輸農村道路提檔升級新聞發佈上了解到,近年來,株洲市堅持把建設「四好農村路」作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服務「三農」的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十三五」期間,株洲市新改建農村公路3417公里,開創了農村公路建管養運的新局面,實現了農村交通運輸面貌大變樣。
 
    嚴格把關,全面建好農村公路
 
    「十三五」期間全市新改建農村公路3417公里(其中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2057公里),占公路總里程比例36%,較「十二五」比例提高84%,農村公路等級率達98.89%;建設農村客運站68個、農村客運招呼站1058個、鄉鎮運輸服務站3個、公路安防工程4140公里、危橋改造208座、渡改橋4座。實現了通村通組公路、25戶及100人的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建制村通客班車三個全覆蓋,在全省處於領先位置。
 
    「十三五」期間,株洲市以新建通村通組公路、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為重點,配套實施農村公路窄路加寬、生命防護、危橋改造、客運招呼站建設等工程,逐步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體系,實現與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全面有效銜接。「十三五」末,全市縣道全部達到二級公路標準,鄉道全部提升至三級以上,村道路面寬度不低於5米,每年農村道路暢通工程項目交(竣)工驗收合格率100%,各縣市區完成4條超過10公里、6條超過5公里的農村公路樣板示範路目標任務。株洲市農村公路建設規模、實施標準、投資力度、完成情況均在全省處於領先位置。
 
    完善體制,全面管好農村公路
 
    株洲市積極探索符合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實際的機制體制,天元區成功申報省級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並在全市推廣。
 
    株洲市交通運輸局將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管理人員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確保持續有效運轉,着力加強路產路權保護。督促各縣市區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按照國省補助標準進行配套,並建立資金投入逐年增長機制;面對日益複雜的農村交通運輸安全形勢,積極探索農村公路交通運輸管理新模式,堅持「人力+科技」、「傳統+現代」,加快實現運政、路政等交通行政執法力量整合、執法重心下移,先後開展了安全生產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運輸市場集中整治、超限超載專項治理等行動,有效破解了農村交通運輸管理難題。在今年迎國檢查中,全市農村公路管理模式得到高度肯定,在國檢中進入先進行列。
 
    2019年,株洲市交通運輸局在全省率先開展「提路況、清水溝」百日攻堅行動,疏通水溝3916公里、路面修補37411平方米,公路等級率、鋪裝率、常養率、綠化率等指標大幅提升,分別為89.89%、93.36%、100%、84.19%。同時將農村公路管理、保潔納入人居環境整治重點內容,每月組織考核。
 
    便利出行,全面運營好農村公路
 
    注重把農村公路建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統籌謀劃,服務城鄉空間佈局、產業扶貧發展和生態環境要求,着力打造品質農村路。
 
    「十三五」末,全市旅遊路、資源路、產業路的里程占農村公路總里程的38.5%。大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攸縣2018年成功申報城鄉客運一體化試點,2019年茶陵縣和天元區成功申報成為全省城鄉客運一體化第二批示範縣。目前,攸縣成立了華盛公司,實現了公車公營,新購車輛新能源車輛50台,票價全部降至6元以下,對65歲以上老人等特殊人群實行免費乘車政策,樞紐站、服務站、客運站正在逐步建設中;茶陵縣正在進行招投標方案、車輛收購方案等前期工作;天元區成立了株洲村鎮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完成了原農村客運企業車輛收購,實現了一區一公司、公車公營,開通了5條城鄉公交線路,單程票價不超過6元,市區至鎮村線路相對創建前下降了70%左右。
 
    大力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網絡體系建設,推進交通運輸+特色產業、互聯網+物流等模式發展,已建成鄉鎮中轉倉儲配送中心14個、村級攬收代投服務站10個,郵政便民服務點3091個,啟動了200個特色惠農電商示範村建設,打通了農村物流「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
 
    如今,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的農村公路,已成為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金鑰匙」,成為小康路、致富路、幸福路,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好了先行,為黨和政府在基層凝聚了民心。(記者 劉春林)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