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高春艷代表:加強對民營育種企業政策支持 打贏種業翻身仗

2021-03-08
来源:香港商报网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的要害是種子和耕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精簡有力量的兩句話,戳中了一直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穆稜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高春艷的心。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科學的「晶片」,是糧食安全的命脈。高春艷代表表示,當前科研育種過程中種企基礎薄弱、市場競爭激烈、品種權保護不力以及科研經費投入不足,導致科研育種工作難以取得預期育種目標。國內民營種業企業發展迅速崛起,已成為國家科研院所育種的重要補充,有些民營育種企業擁有的種質遺傳資源是不可多得的基因庫。對此,她建議,加強對民營育種企業政策支持力度,合力打贏種業翻身仗。
 
 
    首先,要探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同、育繁推一體的育種創新體系,扶持優勢種業企業發展。改善企業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着力提高核心種源保障能力,加快培育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種業企業,充分利用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各類普惠性政策,鼓勵引導種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扶持發展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對推廣規模大、綜合效益好的優良品種育種企業,給予財政資金支持或補助獎勵。
 
 
    其次,實施國家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程,加強對種企種質遺傳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推進種質資源收集、鑑定、創新工作,暢通種企品種審定的通道,開通綠色通道,加快專用型品種的選育。
 
 
    再次,支持高標準育種田建設,對品種育繁推用地給予優先支持,推進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支持鼓勵農業院校的大學生、研究生到種企就業創業研發。
 
 
    最後,加大科研育種的資金投入力度。科研育種工作存在極大的風險,從品種選育到實踐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此期間不僅需要投入較高的資金,培育的品種也存在嚴重的不可預估性,即不能百分百確保培育品種滿足區域種植需求。(記者 王琳)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