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东 > 特别报道

業內專家青島探討屈光手術發展新路徑

2021-04-18
来源:香港商报网
    4月17日,「高清視界·築夢未來」ICL中國上市15周年大會在青島召開。會上集中發布了來自山東、北京、上海、東北、浙江、河北等知名眼科專家、學者的一線實踐數據及研究成果,並就眼內屈光手術發展趨勢、臨床熱點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會上,與會專家們在「輝煌見證」、「熱點傳遞」、「秀出睛彩」、「病例精粹」和「辯論賽」五大板塊的過程中,帶來了ICL歷史及長期安全性、ICL低中度數臨床數據、眼內晶體材質重要性、散光重要性、ICL術後穩定性的臨床感受等精彩演講。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近視人數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世界第一,且呈現出發病年齡小、發病率高、近視度數深的特點。故現在近視矯正手術也是眾多近視者解決近視的選擇,如今,每年通過手術進行矯正的人數持續在遞增着。
 
 
    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沈曄教授 ,是國內第一例ICL手術醫生,在談及該手術的演變史時表示,ICL是一個不一樣的屈光手術,手術的原理是一個加法,是一個可摺疊的人工晶體植入到近視眼的後房, 15年,可以說感受到ICL之路是一條成功之路,ICL之路也是中國屈光手術專家成長之路,大家都可以從最早比較擔憂安全性到現在達成廣泛的共識,國內的屈光手術規範化也在不斷的完善,它的發展過程應該說為我們的屈光手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畢宏生致辭稱,從2006年上市至今,ICL在中國也走過了15個年頭,隨着人們觀念更新和技術進步,ICL手術已經成為屈光手術非常重要的方案之一。而ICL快速迭代離不開STAAR公司的不懈努力,更離不開廣大的眼科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積極的參與。
 
    在術後「售後」管理保障問題上,開展ICL手術超過10年的專家張浩潤院長認為,所有技術的開展都需要團隊,ICL的管理是嚴格的管理,從術前嚴格的檢查,到手術的精細操作,到術後嚴密的隨訪需要一個團隊的建設,一個團隊共同來完成這個任務,而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團隊是關鍵的因素。其次,他表示ICL手術非常簡單,有白內障手術技巧的醫生看一眼就會,但是作為ICL來講是要求非常高的一個技術,因為我們是在年輕人眼睛上做手術,我們要讓ICL真正達到微創,首先從手術切口上,哪個切口最舒服,引起的散光最小,就應該在哪個地方切口,這就是手術切口。
 
    根據國盛證券研報,國內目前屈光手術量約為150萬例/年,按 7億近視人群計算,年屈光手術比例約為0.21%。因此,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屈光手術的普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以「EVO ICL 在未來會成為主流屈光手術嗎?」為主題的沙龍探討環節,來自各方醫院的青年醫生們展開精彩論述。張浩潤院長表示,有主流就有支流,因此在屈光手術百花齊放的時代不存在主流,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我們應該百花齊放、共同發展、共同提高,把我們的屈光手術的質量提高一個檔次。(記者 齊薇然)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