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经济纵横

四川金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增長與轉型良性互動 發展與生態相得益彰

2023-12-07
来源:香港商報網

    「金堂縣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195.2億元提高到2022年的602.9億元、年均增長9.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2.7萬元增長到7.5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1.6億元增長到40.6億元。今年成功進入全國百強、位列第95位。」12月7日,在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金堂縣專場會上,金堂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安寧表示,金堂縣以高質量建設「成東中心、公園水城」為統攬,以「走好低碳路、爭創百強縣」為主線,探索走出了一條增長與轉型良性互動、發展與生態相得益彰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了「經濟之變」「產業之變」「活力之變」「城鄉之變」。

    王安寧進一步介紹,近年來,金堂縣堅定實施產業建圈強鏈,推動縣域業態從低質聚業邁向高端興業,培育形成了以晶矽光伏、新型鋰電為核心的綠色低碳產業體系。2022年全縣綠色低碳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達604億元、占成都市的27%。

    金堂縣始終秉承「有求必應、諾成必踐」營商理念,培育各類市場主體近8萬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1家,產值超百億元企業今年有望達3家。高水平建設成都國際職教城,已集聚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等院校9所、在校師生超10萬人。

    同時,持續深化城鄉融合發展,「一心三城九鎮」發展格局定型成勢;縣城納入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淮州新城成為成都市綠色低碳產業生態圈主承載地,切實扛起沱江流域生態保護「上游責任」,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王安寧表示,下一步金堂將以百強縣爭先進位為目標,突出工業當先、製造為重,深入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推動優勢產業與特色產業「兩翼齊飛」,實現產業提質與規模倍增「兩全其美」,打造全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一方面,做強晶矽光伏、新型鋰電兩大優勢產業,力爭產業規模再翻一番,加快形成「雙千億」產業集群。晶矽光伏重點聚焦產業鏈中下游,中游做強切片、電池片、組件,補鏈發展光伏發電系統,延鏈發展下游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新型鋰電優先做強中游正極材料,補鏈發展儲能環節,延鏈發展鋰電池綠色循環利用。

    另一方面,加快發展安全應急、通用航空兩大特色產業,爭創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範基地、西南航空應急救援飛行保障基地,打造輻射西南的安全應急產業高地,建設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範區。

    同時,以「三個做優做強」「四大結構」優化調整為引領,加快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全面增強城市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一方面,全力深化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統籌推進產業、生態、文化、基礎設施等方面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推動城市精明增長。另一方面,全力推進重點片區建設,突出產城融合發展,持續開展項目集群攻堅,推動城市功能加速提升。

    此外,聚焦「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目標,全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一方面,着力夯實鄉村產業支撐,重點打造1個十萬畝糧油產業園和13個萬畝糧經產業園。以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為抓手,加快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構建「50萬畝糧經、20萬畝水果、10萬畝油橄欖、百億級食用菌」的「5211」產業生態圈。

    另一方面,着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基礎設施提升、鄉村風貌塑形、生態環境淨美等十大行動,加快形成「一村一幅畫」「一路一風景」「一鎮一特色」的金堂大美鄉村形態。(記者 付莉莉)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