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经济纵横

一流口岸營商環境 助力深圳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2023-12-08
来源:香港商報網

    工業,是深圳最鮮明的基因。作為中國「工業第一城」,深圳始終堅持工業立市,製造業當家。2022年,深圳首次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全部工業增加值全國城市「雙第一」。新型工業化的推進,為行業拓展了視野,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

    重大產業項目是深圳工業經濟的「發動機」。今年以來,為保障重大項目成套設備順暢通關,深圳海關通過「一站式」通關服務機制,合併實施檢驗、檢疫、查驗等檢查作業和聯合驗收、協同查驗、稅收優惠等便利化措施,強化「關企地」協同調度,服務鵬芯微、昇維旭、潤鵬半導體等深圳工業7個重大項目建設,涉及投資總額2500億元,覆蓋進口設備貨值超1000億元,縮短設備投產時間超50%,助力先進製造業重大項目早投產、早見效。

    「合格保證+符合性驗證」率先落地深圳

    深圳海關在全國率先試點了高新技術企業進口自用法檢設備和料件「合格保證+符合性驗證」檢驗模式,以企業自我驗收、提交合格保證、海關符合性驗證的方式,服務先進製造企業進口設備和料件實現「即到即用」,壓縮物料投產時長近50%。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公司為搶抓新一代平板電腦上市關鍵時期,爭取更多代工訂單,需迅速進口大批量儀器設備。由於電子製造業工藝流程環環相扣,生產料件進口通關速度將直接影響產品是否按時交付,生產設備的安裝到位是企業正常生產和擴大產能的前提,產程進度和效率更是代加工企業爭取客戶和訂單的關鍵,因此他們向深圳海關反映了這個需求。

    為解決比亞迪公司的燃眉之急,深圳海關針對性推出「一站式」通關服務機制,解決進口設備批次多、種類雜、工期短等制約產能的痛點、堵點,確保設備如期投產。在三個月內高效檢驗放行2500餘項2.68萬餘台儀器設備,保障5條平板電腦生產線順利搭建,項目投產以來進出口額已超500億元。

    圍繞新質生產力持續創新

    近年來,深圳海關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圍繞支持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新質生產力先進製造業發展,推出了AEO鏈式「培育+幫扶」、ERP智能化聯網監管改革、重大項目成套設備「一站式」通關服務機制、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等舉措,助力深圳加快建設具有深圳特點和深圳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3年上半年,廣州一家公司向深圳海關反映,一批准備從蛇口港出口的智能電動晾衣架涉嫌侵犯其外觀設計專利,將嚴重影響其海外市場。根據權利人提供的相關證據材料,深圳海關立即開展綜合研判,決定啟動知識產權邊境保護措施,成功查獲東莞某公司申報出口新加坡的涉嫌侵權電動晾衣架191台,並依法對相關貨物進行扣留,配合法院完成證據保全工作,幫助權利人迅速固定了侵權訴訟證據。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這對於先進製造業尤其重要。為提升專利權保護綜合治理能力,深圳海關通過全國海關執法聯動機制,有效打擊侵權貨物「口岸漂移」,與各級法院建立協作機制,快速辦理侵權案件的財產及證據保全、證據調取等工作,形成「口岸打、屬地挖、源頭治」的一體化維權格局,企業打擊專利侵權、獲得司法起訴證據周期大大縮短。

    據悉,相關保護案例被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評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一批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今年前11個月,深圳海關共查獲涉嫌侵權貨物物品超過2500萬件,佔全國海關查獲量的三分之一。相關案例入選年度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廣東省版權十大案件、深圳市知識產權十大事件。

    產業鏈供應鏈暢通是企業的「生命線」,深圳海關聚焦「穩鏈強鏈」,創新AEO鏈式「培育+幫扶」,發揮優質產業集群示範效應,通過對重點產業鏈上的一系列優質企業開展信用培育和合規引導,建立從製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到上下游配套企業的一條龍培育體系,圍繞先進電池材料、高端醫療器械、智能裝備等重點產業鏈開展產業狀況、企業分佈和上下游結構分析,建立AEO重點培育企業庫。推動TCL、中廣核等47個集團下屬131家企業通過AEO認證,形成優質企業群示範效應。今年以來,關區新認證AEO企業64家,AEO企業總數達到466家。

    與此同時,深圳海關積極探索ERP智能化聯網監管改革,對接企業ERP/WMS,直接獲取與海關監管相關的生產經營原始數據,與海關進出口報關數據相互印證,構建智能化分析模型加以綜合分析,實施海關「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智慧監管。(記者 姚志東)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