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要闻热点

河南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居全國前列

2023-12-13
来源:香港商報網

    12月13日,在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的「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第二十場新聞發佈會上,河南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任偉介紹,河南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居全國前列。

    通過史前大遺址保護展示,展現中華文明在中原大地上的起源歷程。河南是中華文明起源、誕生、發展的核心地區,因此,河南的諸多考古遺址都與文明的起源發展緊密相關。將這些與文明起源相關的考古遺址展示出來,發展成文化旅遊勝地,開闢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甚至打造為國家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是展現中華文明偉大曆程的題中之義。以新密李家溝遺址、舞陽賈湖遺址、澠池仰韶村遺址、鞏義雙槐樹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各階段文化遺址,無一不成為展現河南一萬年文化史的重要歷史地標與中華文明起源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展示點,在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通過歷史時期大遺址的展示利用,展現中國王朝歷史的主根主脈。「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北宋等中國歷史上主要的王朝國家,其都城或陪都均位於河南省境內。以偃師二裏頭、偃師商城、鄭州商城、安陽殷墟、洛陽東周王城、漢魏洛陽故城、隋唐洛陽城、北宋東京城等遺址為代表的王朝國家都城遺址,以及相關的帝王陵寢、重要手工業遺址等,構成了中國大歷史的主要根脈。將這些都城遺址、重要手工業遺址、帝王陵寢發掘出來,建成考古遺址公園、考古遺址博物館,並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就可以真真切切地展示出中華民族進入國家文明形態之後的大部分歷史脈絡,凸顯我國輝煌燦爛的五千年歷史文化積澱。

    通過大遺址保護展示利用,使考古遺址公園成為踐行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最亮麗的名片。截至目前,河南省已經建成並對外開放的遺址博物館達到14處,另有5處正在建設過程中。已獲批並掛牌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達到7處,另有10處已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二者數量在全國各省中是最多的。這已成為河南省文物部門向社會公眾宣傳文明探源成果的主要窗口和服務社會公眾的重要文化設施,成為教育和文化旅遊部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研學旅遊的重要場所,並為所在城市帶來了歷史文化新活力,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記者 王皓萍)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