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東縱主要活動地惠陽周田古村「百千萬」賦能農文旅華麗蝶變

2023-12-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深冬時節,行走在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的鄉村,可以看到村民的房屋錯落有致,青山綠水間的一排排、一片片農房,以白色為主色調、青黛色為配色的外牆,在藍天白雲映襯下,更顯得鄉村氣息濃厚,宛如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今年11月,周田村列入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同時作為惠陽唯一的特色保護類村莊,秋長街道緊緊把握入選粵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的機遇,定位周田村為紅色教育鄉村旅遊村,在黨建聚力鄉治、文旅賦能鄉業、綜合配套鄉建全面發力,不斷擦亮「惠陽文化集中展示區」、休閒旅遊網紅打卡點、紅色文化培訓教育基地名片,努力打造惠陽區典型村精品示範村,讓先行示範帶動成色更足。這是記者12月26日在惠州了解到的。

2、  周田水碧道风景优美.jpg

周田水碧道風景優美

    古村落煥發着新活力

    周田村位於惠陽區秋長街道北部,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被認定為省市區文物保護單位共18處,是「北伐名將」葉挺將軍、「吉隆坡王」葉亞來和「長征女傑」廖似光的故鄉,還是中國傳統村落、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

    周田村人文薈萃、歷史底蘊深厚,是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東江縱隊前身)成立地、也是東江縱隊主要活動地之一。在葉挺將軍的革命思想和革命行動的影響下,全村193人參加革命,從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到無產階級革命先後湧現出6位將軍、40餘位無產階級革命烈士,其中28名為中共黨員。

3、周田村在清理叶挺纪念馆旁边的周田水,美化村庄环境.jpg

周田村在清理葉挺紀念館旁邊的周田水,美化村莊環境

    走在周田村,路面整潔乾淨、圍屋錯落別致、小河流水潺潺,古樸雅致的村落、白牆灰瓦的民居、靜謐蔥蔥的百年古樹訴說着歲月故事;網紅文旅新景光影隨行,淳樸鄉音交織匯聚,把古老與活力重新交疊,描繪了周田美麗宜居鄉村畫卷。

    該村實施秋長街道辦事處周田籍幹部回村歸組構建4+N+4網格治理模式,即以秋長街道辦事處周田籍幹部+村黨組織+片區黨支部+小組網格4級聯動體系,組建村民、企業、學生等不同群體的「N」個網格員,圍繞人居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農文旅發展、鄉風文明創建4個模塊任務目標,充分調動各主體在「百千萬工程」建設中的主人翁意識,織密和美鄉治、和美鄉風建設網格,逐步形成「幹部表率、黨員先行、群眾參與」的齊抓共管網格治理模式。

4、行走在周田村,随处可见围墙上的墙画,一墙一文化,一画一风景,不禁让人眼前一亮.jpg

行走在周田村,隨處可見圍牆上的牆畫,一牆一文化,一畫一風景,不禁讓人眼前一亮

    同時,周田村還制定《周田村村規民約》,健全村民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搭建平台動員村民凝心聚力共建鄉村新貌,並將村規民約細化為可操作可量化的指標,讓共建共治有路徑、有目標。周田村在百千萬工程開展以來,古村落煥發着新活力。

    乘勢而上文旅賦能和美鄉業長效化

    近年來,在周田村農文旅融合發展上,創新實施「政府+企業+村集體+村民」四方同頻發力合作模式,圍繞葉挺紀念館核心區域,打造將軍故鄉文化體驗示範帶,以精準統一佈局規劃、政府統籌配強公服、共招共引統租招商、黨建創新統管運維為核心的四統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成功實現文化、生態、經濟、生活的四重蝶變。

5、周田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jpg

周田村黨員幹部和群眾一起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當下,周田村全力推進將軍故鄉文化體驗示範帶建設,以客家文化為載體、紅色僑鄉文化賦能、綠色生態資源保護為主線,修繕了會水樓、碧灩樓等省級文保單位,打造了周田水碧道、雞心石水庫沿線16公里綠道。

    一批大規模、新理念的文旅研學培訓項目正在建設之中,其中燕子山居溫泉度假村正在建設之中,項目佔地8.5萬平方米,項目已經封頂,計劃在2024年9月開門迎客;與燕子山居溫泉度假村相鄰的惠陽區綜合性文化教育基地,項目即將封頂,建成後可實現1000人同時封閉培訓,意味着周田村全域旅遊、紅色研學培訓將迎來歷史性突破。

    久久為功示範帶動和美鄉建品質化

    從高空上俯瞰周田村,這個位於秋長北部的鄉村,南聯深圳坪山坑梓,緊距離6公里車程15分鐘,東面是千億園區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西面是秋長街道官山、茶園村。憑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生態資源和區位優勢,秋長街道要將周田村打造為形神兼備、內外並重的美麗會客廳示範點,連城帶村的節點型功能示範典型村。

6、古树公园有一棵超过600年树龄的将军樟,见证着村庄的发展变化.jpg

古樹公園有一棵超過600年樹齡的將軍樟,見證着村莊的發展變化

    從葉挺大道拐入將軍東路,這條今年4月通車的道路,讓從惠州市區方向前往周田村,繞開了秋長中心區,變得更為方便快捷,起到了連城帶村的作用。進入葉挺紀念館的入園道路,正在擴建之中,預計明年春節前將實現通車。

    隨着前往周田村的道路交通網絡日益成熟,每逢周末或節假日,有「惠州第一樟」之稱古樹公園、大塘公園成為村民、遊客休憩和打卡好去處。作為紅色革命陣地的紅二公園也在加速推進建設,公共活動空間與村民生活融為一體,遊客遊玩時也多了選擇。

    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周田村在歷史文化、生態農業資源上做文章,引活資源,破解村集中經濟收入難題,提升鄉村品質帶動農業旅遊經濟。以會水樓有機農場為例,這個為農業龍頭企業致力於發展新型農村經濟,打造連片166畝果蔬種植基地,促進農村生產用地集中流轉和規模經營,帶動了周田村8個採摘農業發展,鄉村休閒業態釋放新活力。(記者 盧偉 通訊員 陳偉嫦)

頂圖:周田村村莊環境優美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