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要闻热点

首粵港澳大灣區數據應用創新大賽頒獎典禮在深舉行

2023-12-29
来源:香港商報網

    12月28日,「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數據應用創新大賽頒獎典禮暨粵港澳大灣區可信數據流通平台/算力調度平台2.0發佈會」在深圳舉辦。為加快推動灣區算力互聯,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攜手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聯合組建粵港澳大灣區算力調度運營中心,致力於粵港澳大灣區算力調度平台的實施、推廣及運營工作,探索以粵港澳大灣區算力調度平台為基礎,拉通算力供需雙方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算力與用戶高效匹配,提供算網一體化服務,賦能企業數碼化轉型,為數字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活動現場,21家企業代現場簽約,正式入駐粵港澳大灣區算力調度平台。

    騰訊、華為、京東、聯通數科等行業龍頭企業,深圳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所,以及深圳市數據要素髮展協會、計算機學會等知名協會也到場見證。

IMG_2483.JPG

    該活動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大灣區辦)、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福田區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深圳數據交易所、中電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承辦。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二級巡視員余璟在致辭中提到,隨着大模型的火爆,人工智能熱潮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AI技術的迅速迭代,開啟了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在數字經濟國家戰略發展實踐中,深圳作為創新之城,充分發揮先行示範作用,為全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數據交易和數據價值發現探索路徑。

    未來,深圳將繼續發揮先發優勢,加快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動高價值數據匯聚、豐富數據應用場景、健全數據要素生態體系,努力打全國數據資源匯集地。同時依託在算力、數據、算法、場景、人才等方面突出優勢,不斷加強優質資源要素配置,積極營造創新生態,助力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與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

    余璟強調,作為數據要素領域重大品牌賽事,粵港澳大灣區數據應用創新大賽應堅持對標一流,打造高端品牌賽事,協同灣區「9+2」城市資源,打造跨市、跨境賽事合作品牌。同時,充分發揮大賽在資源集聚、協同創新方面突出優勢,聯合數據要素細分領域合作夥伴,選定X個典型應用場景,積極推進先導應用與產業實踐落地,形成產業集聚融通發展新模式,助力灣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IMG_2484.JPG

    活動現場舉行了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數據應用創新大賽頒獎典禮,大賽主辦方與承辦方代表為獲獎團隊頒發獎盃與證書。本屆大賽自啟動以來,得到了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高度關注與積極參與,數百支隊伍報名參賽,227支隊伍進入初賽,35支隊伍進入決賽開展強強角逐,最終共有19支隊伍分別斬獲一、二、三等獎。

    賽事過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充分發揮創意創新精神,參賽作品為本屆大賽各賽題提供了豐富的解決方案和思路。本次大賽挖掘發現了一批兼具創新性、應用性和技術先進性的優秀數據項目,在大賽作品成果轉化共建共創暨上市儀式現場,深圳數據交易所副總經理王冠為相關數據產品團隊頒發上市證書。未來,大賽承辦方將持續與優秀團隊攜手並行,推動優秀產品孵化,豐富數據產品類型,實現創新作品輸出到市場應用的商業轉化,進一步繁榮數據要素市場。

IMG_2485.JPG

    粵港澳大灣區可信數據流通平台/算力調度平台2.0發佈

    當天,粵港澳大灣區可信數據流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與粵港澳大灣區算力調度平台2.0版本正式發佈。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副主任康春華對粵港澳大灣區可信數據流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進行深入介紹與講解。

    康春華提到,粵港澳大灣區可信數據流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圍繞「數據加工生產線、可信流通連接器、創新應用試驗場」三大定位,為灣區中小企業提供從數據匯聚、治理、關聯、流通到應用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技術服務,將海量數據資源加工形成高質量、高價值的數據資產。

IMG_2486.JPG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可信數據流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將攜手國內龍頭企業以及大專大院大所,探索「聯創聯運」機制,構建「P2S2A」開放式生態,打造數據要素創新綜合服務體,為國家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做先行探索,提供「灣區方案」。

    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算網研究運營基地副主任程偉以「數字灣區 產業賦能——算力互聯賦能企業數碼化轉型」為主題,介紹了算力互聯發展現狀、「產品力、運營力、調度力、生態力」等算力服務四大維度與七大場景。

IMG_2487.JPG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算力調度平台將與合作夥伴,進一步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業務場景優勢,面向需求方提供開放式、全場景、資源可視化的數算用一體化解決方案,推進打造算數聚合、智能共享、立體融合格局。(記者 林麗青)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