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中华大地

四川梓潼:推進「以工代賑」項目 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2024-01-11
来源:香港商報網

    2023年,四川省梓潼縣「以工代賑」項目在仁和鎮檬埡村和宏仁鎮紅星村實施,共計發放勞務報酬200多萬元,惠及群眾400餘人。同時,支持培育兩村發展水稻制種、果樹和蔬菜等優勢產業,助農增收致富。

微信图片_20240111110741.jpg

    隆冬時節,走進四川省梓潼縣仁和鎮檬椏村「仁興糧油蔬菜現代農業園區」,一大片榨菜、青菜長勢良好,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據了解,這裏的道路和溝渠是用2023年「以工代賑」的項目資金修建完成,包括改建道路6.8公里、排水灌溉渠系9公里,項目總投資418萬元。「過去這一片由於嚴重缺水,種糧種菜都十分困難。通過實施『以工代賑』項目,修建溝渠、塘堰,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為檬埡村打造優質糧油和果蔬基地提供了堅實保障。」檬埡村黨總支副書記羅顯濤介紹,「以工代賑」就是「以務工代替賑濟」,讓受賑濟地區困難群眾參加勞動並獲得報酬,從而取代直接賑濟的一種扶持方式。檬埡村提前謀劃,精心組織,事先確定項目務工人員,評議編制完成勞務報酬發放方案,測算勞務報酬總額、用工工時、用工單價。並成立了「以工代賑」項目服務部,與務工群眾簽訂項目用工意向合同,提出就業崗位承諾。據悉,仁和鎮按照「能用人工的儘量不用機械,能用當地群眾的儘量不用專業隊伍」的要求,為群眾提供就業崗位100餘個,發放勞務報酬100餘萬元,後續將提供崗位6個。

微信图片_20240111110746.jpg

    宏仁鎮紅星村「以工代賑」項目完成土地整理調型400畝,道路硬化2.5公里,塘堰整治4口、蓄水池3口及其配套設施。該村詳細測算工種、務工人數及勞務薪酬,並在概算表中單列勞務報酬,發放務工報酬100多萬元。「項目完成後,紅星村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重點發展水稻制種、小麥、油菜等優質糧油產業2000多畝,以蜜柚、沃柑、耙耙柑為主的柑橘產業700多畝。隨着生產條件的改善,畝產增收在200元以上。」紅星村黨委書記楊大民說。

    近年來,梓潼縣通過不斷實踐調研、政策理解,科學制定「以工代賑」項目具體實施方案,並把實施「以工代賑」項目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通過入戶走訪、問卷調查、壩壩會等方式,加強「以工代賑」政策宣傳,摸排群眾務工意願,確定參加工程建設的人員名單,優先吸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其他農村低收入群眾等參與工程項目建設,帶動群眾穩定就業增收,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並藉助「以工代賑」項目實施後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地改善,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引領群眾增產增收,描繪出一幅經濟發展嶄新畫卷。截至目前,梓潼縣已實施「以工代賑」項目9個,總投資3400多萬元,分別在仁和、宏仁等八個鎮(鄉)實施,讓困難群眾獲得務工收入,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大改善,農業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記者 張寶杉 通訊員 林忠偉)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