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破屋舊舍 窺西貢嶂上村史-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訪破屋舊舍 窺西貢嶂上村史

2016-06-2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周駿報道:新界現時仍有700多條村落,然而,一些原住居民的小村因無對外交通最終成為無人村。嶂上是西貢西郊野公園山上一個偏僻小村,在60年代初期人口一度超過50人,但隨70年代城市經濟興起,農業式微,許多後生仔入城打工並遷入交通便利的市區居住,無人居住的嶂上村逐漸荒廢,現時僅有50多歲的村民互相交談才能勾勒出嶂上村史;好在村中唯一一間營業的士多能將村上的校舍舊址、破舊房石屋,廢棄天文量雨外站串聯成一個活的村史。近日,士多老闆、村長趁大埔民政專員蘇植良隨西貢北約鄉委會主席李耀斌、副主席林啤、李貴有探訪之時遞交申請信,希望維修大草坪旁石壆防水土流失保村風貌;村長則冀政府規劃郊野公園時,保留原居民擁有V-Zone權利。

  位處海拔約300米山地上

  嶂上位於西貢西郊野公園海拔約300米的山地上。由該公園北潭路旁的嶂上郊遊徑導向標牌拾級而上,全程約2.75公里,然而,通往嶂上村的部分道路坡度約在45度,加上部分不平整的劈山石道,增加行山難度,而原路折返下山也不易,稍不留神就會拐腳。記者對嶂上村了解首先是由鄰村榕樹澳村長得知。當日記者與榕樹澳村長成有生同行,他表示,最後一次到嶂上村已是40多年前的事了,60年代初的嶂上村民,若要去市區都要經過榕樹澳村,通常都會在榕樹澳村祠堂住上一晚,翌日去市區買日用品。而60、70年代通往嶂上的坡道更加狹窄難行,由於山路崎嶇,外人上山不易,當年,政府每隔兩周派直升機送醫生來,為村民檢查身體,送報紙,村民則是兩周下山一次購物。

  博愛公立學校見證村歷史

  經過60分鐘路程到達嶂上,村長黃錦雄和士多店主許毅文在士多店迎接前來探訪的西貢鄉委會及大埔民政專員一行。黃錦雄講家史、村史時表示,他2歲時父親過世,8歲、9歲便離開嶂上村到市區居住,記憶中家人曾講起太爺、爺爺都在嶂上村居住過,他出世後的50年代末村中人口是最多,大約有10多戶,40、50個村民,以黃、溫姓氏的原居民為多,其他有李、鄭姓氏及外來村民,而黃氏為圍頭人,溫氏則是客家人。嶂上村村屋分布較廣,通常是靠近山溪水、有農地的周邊建村屋,在離村不遠的山溪幾十米開外還能見到嶂上唯一幾間破舊石疊屋,溫氏是屋主,而嶂上黃氏村屋早已湮沒在一人多高的雜草及樹木之中,連他都找不到具體老屋位置了。現時村中唯一可見建築,就是博愛公立學校,他和哥哥姐姐都是在這所小學讀書。學校是村歷史的見證。

  光復後父親獲總督發獎狀

  黃錦雄表示,另一個見證是由他父親給全家留下的一張香港光復後由楊慕琦總督簽發的香港政府獎狀,褒勉其父黃福在日佔據香港期間對聯軍人員協助,獎狀成為嶂上史部分。黃錦雄的哥哥表示,他現時在家中是老大,但聽大人講,他在家中不是排行最大的,在他之前還有幾兄姐,但因家中貧窮而離開人世,而他亦在11歲時離開嶂上,記憶中嶂上生活很單調,逢年過節亦沒有什麼傳統節日,春節村中有舞獅、放炮竹已是很開心的了,每兩周去大埔買些副食品油鹽,蔬菜都能放兩周的。平時村民自己種蔬菜青豆,再尋找不花錢的食物,改善生活,到海下、吐露海灘拾貝殼、在田裏捉田雞、塘虱、山坑螺,他對蒜頭、豆豉做的田雞讚不絕口。黃氏兄弟指山溪旁之白色貝殼,相信是60年代村民食用後扔棄,記憶中,家中食完的貝殼堆似座小山。村民至今念念不忘當年的香港一間著名的慈善機構曾經扶持貧苦村民,租用直升機運種豬為村民飼養母豬配種,為建屋的村民空運英坭。

  水泥儲藏箱方便搬運物資

  許毅文是唯一還在嶂上開許林士多的村民,十多年前他由父親許林手上接下士多,繼續為行山人士提供飲料,特別是山水豆腐花、豆漿、多士等食品,然而,原材料則是由300米山下,採取螞蟻搬運方式分批挑上嶂上,為此,其父年代已在通往嶂上半山上砌起一座水泥儲藏箱,將由市區採購的部分食物先存放在儲藏箱內鎖好,然後,分批挑上山。水泥儲藏箱也成為嶂上活的村史。

  村民李鳳娥表示,她父親早年到嶂上開荒,其後,全家在嶂上住,她在博愛公立學校上完小學後,離開嶂上,她在尋找童年的記憶時,發現村頭石橋旁山坡上廢棄天文量雨外站依然保持完好,認為它也是村史一部分。士多老闆、村長趁大埔民政專員蘇植良隨西貢北約鄉委會主席李耀斌、副主席林啤、李貴有探訪之時遞交申請信,希望維修大草坪旁石壆防水土流失保村風貌;村長則冀政府規劃郊野公園時,保留原居民擁有V-Zone權利。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