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家庭憶嘉道理兄弟善舉-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受助家庭憶嘉道理兄弟善舉

2016-08-18
来源:

   【香港商報訊】實習記者王詩婷報道:出身基層家庭、57歲的潘鳳群雖然覺得「香港人唔會冇得食?喇」,但仍和96歲的母親周潤谷,堅持每年向長者派發超過2000公斤米。她表示,這全是因為年幼時候,曾受到嘉道理兄弟(賀理士嘉道理爵士和羅蘭士嘉道理勳爵)的救濟,幫助自己一家渡過難關,所以現在有能力,很希望可以回饋社會。

  潘鳳群與母親派米回饋

  今年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成立60周年,所以設立「珍貴回憶故事獎」,共有7名得獎者,其中一名得獎者就是潘鳳群一家,他們如何受到嘉道理農場的協助、以及怎樣感謝嘉道理兄弟的故事,深深打動了評審。

  潘鳳群說,幾十年前開始,就和96歲的母親周潤谷,向長者派兩公斤米、茶葉、毛巾等,「香港人唔會冇得食?喇,但係我係畀佢乜呢?我係畀佢愛心、畀佢關懷,畀佢知道個社會唔係咁冷酷無情?」,這種施予和關懷的善行,其實早已在潘年少時埋下了種子。

  憶父親漸變盲生活陷困

  潘鳳群憶述在小時候,原本是軍人的爸爸,隨同國民政府來到香港,為了生活,爸爸當時在馬鞍山礦廠工作,但因為工業意外而失明。她說,「??沙石彈?入眼,佢(爸爸)唔係即刻盲,漸漸盲。好似染頭髮咁,漸漸黑」。她指,因為當時爸爸的視力是逐漸喪失的緣故,所以獲不到一分錢的賠償,而當時母親正在懷孕。回想起往事,潘鳳群按捺不住而哭。

  母親周潤谷知道繼續留在馬鞍山,是沒有出路,所以當時決定離開,輾轉之下周潤谷決定買一個位於青山村的農場,開展務農工作。潘鳳群當時只有9歲,她記得當時母親和父親走進像人一般高的草叢,「我當時金睛火眼,都搵唔到佢(父母)蹤影。」

  爵士穿晨褸輕撫頭問好

  當時潘一家獲得嘉道理家族的幫助,獲得他們送贈豬種和雞種,當時她覺得很奇怪,為何母雞的雞蛋特別大。她後來才知道公雞是經美國配種,一隻要數千元。周潤谷為了感謝嘉道理家族的幫助,曾多次帶潘鳳群到嘉多利灣斜路盡頭的大屋門口鐵閘旁的小屋,等候「嘉道理爵士」出現。她表示,當年沒有分清誰是賀理士嘉道理和羅蘭士嘉道理,只以「嘉道理爵士」稱呼。

  潘鳳群表示,當時母親打聽到嘉道理爵士約早上7時會出門,所以在清晨5時,帶同她摸黑出門。她記憶中的嘉道理爵士,當時睡醒會穿著晨褸應門,然後親手接過她的鮮花,之後會溫柔地輕撫她的頭,問她的生活情況和學業情況。她表示,「從行為我唔知佢係乜人,只知道佢係一個好和藹?伯伯」,但現在長大後,才知道嘉道理爵士是富有的人,而以他當時的地位,根本可不會理睬來自基層的人。

  對港農業發展貢獻不少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前身是「嘉道理農業輔助會」,而創辦人是賀理士嘉道理爵士和羅蘭士嘉道理勳爵兩兄弟。而「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對香港農業發展有不少貢獻,為有需要的農民提供培訓、農資和免息貸款,讓受助人可以自食其力,亦贈送豬場、豬苗、雞隻和牛隻予有需要的人士。

[责任编辑: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