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致良知 首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舉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东方 > 佛法活法

知行合一致良知 首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舉行

2016-10-24
来源:香港商报

   近日,由中國文化院、北京三智文化書院共同主辦的首屆「人類智慧與共同命運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在京舉行,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擔任論壇組委會主席,著名陽明學專家杜維明先生、董平先生擔任副主席,并邀得40餘名來自海內外陽明心學著名學者和領導出席論壇,1000餘名企業家代表、社會各界精英以及陽明心學愛好者參會,通過為期2天的論壇討論,共同探討陽明心學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許嘉璐稱,是次論壇為改革開放以來規格最高、規模較大、影響最大的關於陽明心學的學術研討會。香港商報記者陳柳燕

 
  王陽明屬於人民,屬於活潑潑的現在
 
  此次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由寧波余姚市政府協辦,并由中國文化書院、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暨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中華孔子學會陽明學研究所等大專和科研機構作學術支持,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人類智慧與共同命運」的主題,通過「陽明心學總論」、「知行合一」、「致良知」、「陽明心學與當代價值體系」四大環節分別展開講演與討論,從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入手,深入挖掘潜藏在中華民族精神最深處的哲學思想寶庫,提煉出既能代表民族性格,又具鮮明時代特徵的中華文化核心價值;亦結合當下社會實踐,進行經驗分享,旨在為社會轉型、創新發展提供動力源泉,通過對陽明心學的弘揚與普及,喚起人們心中的良知。
 
 
  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指出,歷史造就了偉大的王陽明,陽明心學作為中國儒釋道思想的集大成者,體現了理論的包容性和對真理的不斷追求。他稱,自己備受王陽明「傾其一生在追求真理」而感動,他認為,王陽明倡「致良知」、「知行合一」,而其跌宕多難的一生及不停追求真理的一生,就是踐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古今楷模。「王陽明被貶謫貴州龍場驛以前,學問有三次變化,悟道之后,又有三次變化。每次變化都是自己在否定自己,自己在超越自己。他的心是無限大的,『視天地為一體,視家如國,視國如天下』」。
 
  在許嘉璐眼里,陽明心學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而「致良知」,則是知行合一的外在體現,「不教不學而知則是良知」。他說,「中國哲學思想的精華在於『和』,不僅體現在人際關系、天人關系上,也體現在各種學術理論和宗教思想的不斷融合中,王陽明批判地繼承了程朱的『格物致知』之學、禪宗的『明心見性』之說,在相容并蓄中不斷改進自己的學術思路,終成一代宗師。」他說,「王陽明值得我們尊敬。在王陽明身后500多年,他的信念、學說仍然活在人們心里。這將給我們信心,王陽明屬於人民,屬於中國,屬於活潑潑的現在。」他亦強調,王陽明思想本身有很多值得研究和開掘的地方,是當今中國思想研究的寶庫,「我們今天研究王陽明,就是應該繼承他的膽識和勇氣,而且具有比他更宏闊的眼光和更高而深邃的思想。」
 
  治療當今社會癌症一劑良藥
 
  在論壇討論中,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王陽明不是玄學的,而是實踐的,是「交出自己全部性命去感悟和體驗的」。在面對世界發展速度之快,世界危機無處不在,「環境污染、資源枯竭,不平等現象處處可見且在加劇,又加上后現代解構主義盛行、建構資源匱乏,造成的信仰缺失、社會道德滑坡等隨處可見時。王陽明的『致良知』思想,可謂是今天物慾橫流時代指引人心靈方向的指南針。」如許嘉璐所言,「世界需要精神文明的重建,需要能夠融合古今中外先進文明的智慧,需要面向未來抉擇人類的共同命運,而中華文明所具有的胸懷天下的氣度和海納百川的智慧,正是我們對世界、對人類的貢獻。」因此,面對世界和中國社會發生的深刻而复雜的變化,他認為,「陽明心學是治療當今社會癌症的一劑良藥」。
 
  論壇上,北京大學現代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樂黛雲指出,「知行合一」最根本的就是「誠」,要誠意正心,「就是要使得我們對於利益的追求,轉變為對於愛和良知的追求。」韓國嶺南大學教授崔在穆亦表示,陽明思想論主張循序漸進,強調人類對自然擁有無限的責任和使命感,應竭盡所能愛護自然、尊重自然。他說,「這種哲學的關照會對以后的生態文明做出重大的貢獻。」
 
  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更指出,在對陽明心學體知、致知等進一步理解的背景下,可以開發出許多智慧,「這些智慧,不僅是中國的,也應該屬於全世界的。」論壇舉行期間,北京三智文化書院亦宣布計劃開拍影視作品《知行合一王陽明》,希望通過弘揚王陽明的思想和人生經歷,將陽明心學推廣到全世界。而閉幕式上,許嘉璐先生還宣讀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倡議書》,向社會發出倡議,希望社會上的更多人群可以直接感受到陽明思想的內涵,喚醒人人心中所本具的良知,用心體的光明去破除一切物慾的心魔,讓「知行合一」「致良知」成為社會大眾的座右銘,重建個體的心身秩序,實現社會的普遍。他一再強調,要推動傳統文化的普及,把傳統文化推向民眾、推進生活,只有滿足老百姓對傳統文化的懷念和渴望,才能建立起持久的和諧。「我們該用王陽明『簡約明白』的方法給百姓把這些道理講清楚,以期陽明心學的研究日益深化,尽快普及到兒童、少年、青年、老人的心里。」
 
[责任编辑: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