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區排水系統 應盡速完善-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大埔區排水系統 應盡速完善

2017-09-25
来源:香港商報

「天鴿」襲港期間,王肇枝中學側行人隧道嚴重水浸,大埔區議員黃碧嬌(右一)、胡健民(右二)、社區主任鍾文輝(右三)、梅少峰(背向者)視察情況。

  香港今年多次遇上暴雨及颱風,造成廣泛地方水浸。大埔是其中一個水浸重災區,區內不少行人隧道被淹沒。這顯示大埔區內排水系統,未能應對未來發展需要,更遑論應對氣候變化的威脅。暴風雨過後,大埔區議員黃碧嬌、譚榮勳、胡健民聯同社區主任梅少峰、鍾文輝、陳威雄及黃國偉多番奔走,處理事件,希望讓市民盡快回復正常生活。

  風球連環襲 多處現水浸

  2017年7月18日早上,天文台發出黃色暴雨警告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大埔成為水浸重災區。大美督汀角路一帶低窪地區,水深一度高達4呎。多輛汽車拋錨水中,更有汽車被洪水沖走。另外,據船灣村及布心排村村民反映,當時有洪水湧入屋內,水深及膝,多位村民被困,需要由消防員協助撤離。

大埔墟綜合大樓對出運頭角街每逢下雨都出現水浸。

  截至2017年8月底,香港出現8號或以上風球「4連發」的情況(「苗柏」、「洛克」、「天鴿」、「帕卡」),打破1969年的紀錄。4個颱風均在香港100公里範圍內掠過,對香港造成極大破壞。大埔區內多處水浸,可見排水系統不足。天鴿襲港時,天文台發出10號颶風信號,大埔多處地方嚴重水浸,例如王肇枝中學側行人隧道嚴重水浸,水高沒頂、寶鄉橋隧道水深及腰,顯示大埔區內排水系統未能夠應付未來發展需要及氣候變化的威脅。

  倡建大水渠 加築防洪牆

  雖然政府部門於雨後及風後積極進行各種善後工作,不過我們希望政府不要低估暴風雨帶來的破壞性。政府應制訂不同政策,以應對未來發展需要及氣候變化的威脅,包括就大埔區內現有約170公里排水系統的排水效率作出評估及分析,並制訂實際可行的改善方案;其次,應興建大型地底排水渠、在河道上游建造雨水排放隧道,將洪水分流出海;另外,加建防洪牆,挖深上游天然河道,提升排洪能力,以及清走河床堆積的沙石、雜草及垃圾等應對措施。

  民建聯大埔支部

[责任编辑:肖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