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數百件客家生活用品 李文生冀展示家鄉文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收藏數百件客家生活用品 李文生冀展示家鄉文化

2018-08-09
来源:香港商報

  李文生愛收藏客家物品,也是一名藝術家,近來沉醉中式樂器,在鏡蓉書屋吹奏自製竹洞簫。 記者 鄭玉君攝

  在上禾坑鏡蓉書屋一角,李文生拿着自製的竹洞簫,坐在長板,不消一會,低沉樂音在古室悠轉,思古幽情頓生。李是出生在上禾坑村的村民,九十年代初自海外歸來後,除展開藝術創作,亦開始收藏客家生活用品,至今已有數百件之多,全堆在已結束的學校課室內,當中數十件去年已借出展覽。他希望這些物品能夠在自己家鄉展出,讓他人了解客家文化,惟金錢以及處理時間,都不是他這種沉醉藝術者能應付得來。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鏡蓉書屋列法定古蹟

  禾坑,顧名思義,是種米地方,現在當然沒人種米了。從沙頭角公路禾坑巴士站下車,走過一條下坡路即見屋群,村落十分幽靜,幾個婆婆在屋前陰處或樹下納涼。滿頭白髮的李文生早已閒坐石亭內,等候記者前來。他推古舊單車到其藏寶地鏡蓉小學舊課室。

  鏡蓉小學與法定古蹟鏡蓉書屋關係密切。這要從上禾坑村的歷史說起。據鏡蓉書屋展出的資料,沙頭角禾坑村李氏族人為客家人,遠祖於宋代末年(十三世紀初)定居福建,其後部分族人移居廣東博羅,至1680年代後期,李德華與兒子權林遷居禾坑,在禾坑坑口擇居,成為上禾坑開基祖。其後人陸續在十七世紀中葉建立下禾坑及禾坑大朗二村。至於鏡蓉書屋始建於清初,是一間只供五至十名村內子弟就讀的私塾,書屋在培育學生方面成績優異,聲名遠播,曾吸引不少大埔、沙田和荃灣學生前來寄宿求學。書屋其後改為鄉村小學(另加建一些課室),易名鏡蓉小學,直至1986年夏天停辦。書屋在199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小時種禾打穀 對舊物有感情

  鏡蓉小學是李文生的母校,舊課室的外貌保持良好,屋簷下還架設了蝙蝠巢箱。惟課室門有點生鏽,推動時發出吱吱聲。門後的天地嚇你一跳,屋兩旁放滿物件,只留中間兩三呎闊通道容人走過,近窗的地方是工作。從室內環境推斷,似有一段時間沒好好打理。

  李文生說,起初收集客家舊物時,很有心機整理,但之後一段時間荒廢了,原因與自己的創作心情有些關係,不過近排已回來,看看如何處置。談到收藏客家生活用品的初衷,他說,小時種過禾、也打過穀,對很多用品都很有感情,雖然15歲(1977年)離鄉到英國讀書,同時隨父親做餐館工作,但從未忘記家鄉,1992年回來後,住在舊居,也關注自己的文化,「那時開始,逢有人起屋,丟東西出來,就去執,亦有村民知道我喜歡舊東西,專誠畀我」,至今,這些來自村中的物件已儲起數百件。「它們都是不值錢的尋常用品,但屬於自己條村,好有歷史價值!」

  打好基礎 返港開拓藝術空間

  在這堆亂物中,有李文生打算用來創作的物料如木頭、天線杆等,但好大部分都是客家生活用品,農耕用具如犁耙、牛軛、穀斗、打穀機、竹籮、雞籠,家中用品如長板櫈、木衣箱、木門、瓷碗、酒埕,甚至木人樁也有。有些東西是村民祖先留下來,如枱櫈,有近百年歷史。

  一如新界其他村落,禾坑李氏族人於50年代起逐漸遷往市區,部分移居海外,現在上禾坑住有百多人。李文生回想青年時期在英國的日子,只感到在當地被人歧視,他唯有在公餘時,浸淫在藝術海洋,逛博物館、畫廊、上美術課,力求打好藝術基礎,1992年離開不喜歡的英國時,他信心滿滿返回香港開拓藝術空間,最初繪畫,後來涉獵瓣數多,如裝置藝術、雕刻、音樂等。不過20多年過去,這名鄉村子弟藝術家領悟到在香港搞藝術好難生存,幸好沒有家累,即使已多年在藝海躑躅踟躕,他仍在尋找他的「繆思」。

  最滿意燈籠藝術裝置

  「喜愛藝術是天生的,它令你進入冥想、忘我狀態,很快樂的感覺,曾有人說做藝術是最快樂的,此話不假。」

  李文生最滿意的作品是五六年前展出的燈籠藝術裝置「量」。燈籠能成為創作媒介,相信早在少時已播下種子。他說小孩時已放孔明燈,一種飄浮的紙燈籠。他回鄉後,對此念念不忘,於是在中秋時製作大型孔明燈祈福許願,想不到大受歡迎,九十年代最盛時有幾百名村內及村外人參與。他說村落有不少好東西,希望那些客家生活用品終可展示給別人看!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