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澳.鴨洲新航線首航 往返马料水 逢周六、日及公众假期营运-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吉澳.鴨洲新航線首航 往返马料水 逢周六、日及公众假期营运

2018-09-10
来源:香港商報网

  鴨洲故事館訴說村民今昔生活故事。

  後方形如羅傘的為黃幌山,前方為吉澳灣。

  海中鴨洲如半浮鴨子。

  掛有彩旗的吉澳/鴨洲街渡成為打卡布景板。记者郑玉君摄

  位處新界東北水域的吉澳和鴨洲,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可抵達,訪客須跟團或租船才可到訪,因而令不少人卻步,但9月2日前往兩地的新航線正式首航,數百遊人登島遊玩,當中不少人是首訪或數十年後再來,目睹純樸的漁村面貌,獨特的地質景色,心情十分興奮。兩地村民雖各有所求,但都希望藉由旅客帶起興旺,吸引本土村民回流居住、做生意,令沉寂多年的家鄉再度欣欣向榮!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新航線載客量不錯

  經營食肆的吉澳村代表劉子安(左)指首航日生意好了幾成,旁為太太。

  到訪吉澳和鴨洲,其實可從沙頭角墟內的沙頭角碼頭乘搭定期街渡,但進入沙頭角墟,須持有禁區紙,因此遊人多跟團或自行租船從馬料水出發。而新航線的路線基本與旅行團的相若,由馬料水新碼頭出發,經赤門海峽、黃竹角咀、紅石門、印洲塘抵吉澳,航程約90分鐘,之後由吉澳往鴨洲,約15分鐘,啟程及回程時間分別是上午8時30分及下午3時30分。票價來回90元,單程50元。逢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營運。

  9月2日首航當天,未到8時30分的開船時間,碼頭已聚集大批旅客,泊於岸邊的吉澳/鴨洲街渡成為打卡熱點,不少旅客以它作布景板,留下歷史一刻。營運這條航線的聲威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先生表示,新航線開通反應不錯,若不是近來天氣不穩,兩條船約500個座位料可爆滿,現在約七成半載客量可接受。聲威從前亦有接本地的吉澳/鴨洲團航班,有豐富載客經驗,林先生指新航線吸引喜愛自由行的散客,而一些細團亦會訂票,預期未來亦會招徠國內旅客,營運前景不俗。

  故事館展鴨洲文化歷史

  為令新航線順風順水,早上7時多船公司在碼頭進行拜神儀式,碼頭邊及兩艘街渡的船頭均掛有紅布及吉利語(神恩庇佑,萬事勝意)。船頂亦掛了彩旗,一片新氣象。當日亦天公做美,早上7時多雖掛起黃雨警告,航行途中亦遇大雨,但幸好10時前就已除下,街渡10時半到達鴨洲時亦已停了雨,之後天氣愈來愈好,還放晴,出現藍天白雲。

  鴨洲面積很小,只有0.016平方公里,是全港有人居住的最小島嶼,外形因像半浮於水面的鴨子而得名。本年4月8日,由島上小學改建的鴨洲故事館開幕,將鴨洲的文化及歷史向公眾展示。這故事館在首航日十分受歡迎,小小的展示室擠滿人。

  鴨洲僅餘數位村民長住

  鴨洲村村代表陳启昇(左)、村民導賞員何詩曉(右)及其丈夫,對多了市民到訪鴨洲感到開心!

  鴨洲村村代表陳啟昇早早在館前迎接旅客,對這麼多市民來探訪鴨洲感到開心!他指鴨洲繁盛時住有上千人,惟後來漁業資源減少,開始沒有艇家,很多鴨洲村民都去了外地如英國搵食,「海外有成二千幾人,本港就有七百幾人,但實際長住喺鴨洲得幾個,周六日返嚟住有十幾個」,他期望藉着故事館,令更多人認識鴨洲,除看地質景觀外,關心村民的生活模式,「當然都希望鼓勵到多啲村民回來,年老者可以喺度安居養老」。

  隨故事館開幕,十多名村民率先回來擔當只於星期日開館的故事館導賞員。在鴨洲出生及讀畢小學的何詩曉是其中一人,他的丈夫不是鴨洲人,也妻唱夫隨。何難忘小時生活,說那時夜不閉戶,生活很開心,游完水就到球場打籃球。她說村是先有教會,才有學校,每日都有教會聚會,師生關係好好,「佢哋星期一入嚟,星期五先走,村民煮飯畀老師食,我好容易去搵老師」。她說不想鴨洲變廢村,故事館開幕,可令多些村民回來。

  寧靜的鴨洲,在街渡通航後的周末日子,人流更多,無可避免變得更煩囂,暫時不變的,是沒有食肆,村民現在設臨時小檔售賣飲品,未來計劃設士多。而首航日臨時小檔生意上升約三至四成。

  街渡在鴨洲停留至中午12時,之後轉返吉澳。大批遊客即時上岸找吃去。吉澳大街有攤檔售賣海味乾貨,但茶粿等地道小吃最受歡迎。島上僅有兩間食肆提供飯餐,以往他們是做團餐,現在多了散客,生意額有所增加。

  吉澳垃圾問題破壞美景

  吉澳村代表劉子安經營其中一間食肆,他表示,由於暑假天氣熱又多雨,生意已差了一半,幸好新航線帶來不少散客,這天生意大約增加三成。他說,現在吉澳常住人口不足50人,五六十年代的五六千人居住盛況早已遠去,「好多人去晒蘇格蘭,好似成個吉澳搬咗去,倫敦都有,海外有四五千人」,居住在本港市區的則有三四百人。他希望人流增加後,會有多些村民回來居住及做生意,令吉澳再次興旺。劉子安又稱,除了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有航班,原本計劃周三也有一班,但後來顧慮人流問題而作罷。

  白先生偕同三名親友前來遊玩,他說親友們是首次來,他自己數十年前曾乘坐大眼雞(可載客的細小漁船)到訪。現在故地重遊,感覺風景仍然很漂亮,親友們對鴨洲的鴨眼洞留下深刻印象。他希望平日也有船期,讓他這等退休人士不用跟人迫。李太則擔憂人流太多,帶來垃圾堆積問題,原來她今年4月份曾參與志願團體的吉澳執垃圾活動,發覺首次到訪的吉澳有很多垃圾,海灣邊有不少廢棄漁網,她希望當局派多些人員前來清理垃圾,免破壞吉澳和鴨洲的美景。

  兩地配套設施有待改善

  可以零距離接觸鴨眼海蝕拱,令人十分雀躍。

  今次吉澳/鴨洲街渡首航,記者雖不是新鮮人,以往曾兩度跟團遊玩,但仍感到興奮,跟其他遊人一樣,所有涉及象徵首航的物事都瘋狂打卡,如船票、船隻彩旗、船內的宣傳海報及路線牌、掛於碼頭的航班資訊牌等。

  鴨洲海蝕拱恐受破壞

  吉澳大街攤檔買手信、食肆吃手打墨魚丸。

  鴨洲的沉積岩地質面貌依然吸引,整個島都有角礫岩,惟布局嶙峋,行走要非常小心!海蝕地貌如海蝕拱即鴨眼是最容易接近的景點,不少人就在拱下擺出千姿百態,但行為不檢者到處都有,有遊人抓住拱頂搖晃,旁人喝止不住。看來漁護署可能有需要派出當值員,以免這個零距離的海蝕拱,在遊人增多後受到破壞。

  公共交通的出現,無疑令造訪吉澳和鴨洲的機會增多,因此可分多次深度遊,如嘗試遊細小的鴨洲,細聽故事館導賞員講述今昔鴨洲,與島上居民閒話家常,有膽量及泳術精湛者更可如島民般暢泳。

  吉澳山徑有必要重整

  往高地頂的山徑見破損欄杆。

  吉澳面積有如長洲般大,可遊玩地方就更多,遊覽吉澳大街、百年姻緣樹、300年歷史天后宮、買手信是基本指定動作,食茶粿、吃手打墨魚丸,更是錦上添花。大家亦可花點腳骨力,欣賞吉澳的山海之美。記者這次就用了十多分鐘,首度登上不足百米的高地頂,在這裏可遠眺與吉澳十分接近的鹽田港、還有海中鴨洲、形如羅傘的吉澳最高山峰黃幌山(120米)。可惜到高地頂的石山徑有點滑,不少欄杆也破爛,負責建造的民政事務署有必要重整。該署現時亦負責黃幌山山徑的建造,希望可建設得便利遊人,該山與附近的高棚頂,都是飽覽印洲塘景色的理想地點。

[责任编辑: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