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族人坚持扒夜龍传统-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专栏

石氏族人坚持扒夜龍传统

2018-11-20
来源:香港商报

戲台启用後,仝人大合照。

  香港早期四大族群為本地、客家、鶴佬及蜑家等。鶴佬是來自廣東沿海的海豐及陸豐的居民,南遷香港後部分聚居於大埔元洲仔,以棚屋船艇為家捕魚蝦為業,故常被誤認為蜑家漁民。

  扒夜龍已有逾80年歷史

  大埔鶴佬漁民本有七姓,是石、鍾、徐、李、蘇、梁及麥等。但現在只有五姓,麥梁二姓已遷離大埔。

石氏劇台可為小演員提供演出實習場地。

  鶴佬漁民與宋朝皇帝有個神秘習俗,也一同帶到大埔區來,但本區居民也不大清楚的,這就是「夜半扒龍舟」。現在香港只有石鍾二姓還舉行,而石氏夜龍是較具規模的。據石氏宗親花炮會主席石偉文說,相傳七姓祖先們曾於海上救助逃難南來的宋帝,免元兵追殺,但最終淹死海中。後來宋廷得知七姓義舉而獎賞勳封,故七姓鶴佬各自把宋帝作自己先人來供奉家中。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期間,在凌晨三四點人皆熟睡時,漆黑的吐露港海域會舉行扒夜龍遊宋帝,直至天亮,以紀念祖先護帝之功,在香港鶴佬漁民扒夜龍已有80多年歷史了。

  石氏劇台今年落成啟用

  石氏祖祠建於惠東港口鎮新寮村。舊祖祠因近處海邊,風沙海水侵蝕嚴重,十年八載間已殘破得不可復修了,因此要遠離海邊另覓地方重建祖祠。本港及內地石氏族人鼎力籌建,1992年奠基1993年竣工。

夜遊吐露港像經歷神秘旅程。 張浩林提供圖片

  每年農曆九月十二為祭祖日期,今年更適逢石氏劇台落成啟用,當天清早石氏族人乘三輛旅遊巴士由大埔回鄉祭祖及參加劇台啟用儀式。約正午時分返到家鄉,鄉里們列隊歡迎互相問好交談。

  之後大埔石氏族人分批進入祖祠,有集體列隊上香燭叩拜,也有個別跪下許願祈福,一時間煙霧瀰漫嗆咳聲起。每當陽光從上由天井射進祖祠內便香煙裊裊,有神光普照的氣氛。

  長明燈祈族人千子萬孫

  祖祠為兩進式建築,第二進設有供奉宋帝夫婦及皇叔的主殿神輿,左邊伯公右面關帝,前面是天井可作採光通風散煙之用。再出便是第一進,高處掛着「宋朝國王」的大牌匾。在大門口裝有鐵閘,門額上寫有「石氏祖祠」,左右兩邊各掛有燈籠一個,上面寫有「宋朝國王,天子同家」,這八個字常見於中港石氏的牌匾、神輿及燈籠等物,可見其重要性,亦有一脈相承的意義,偏左還有一個長形紅色、由鐵片做成的長明燈,代表着石氏族人千子萬孫。

石氏族人列隊拜祭宋帝先人。

  每年祭祖,石氏族人都在祖祠前方空地搭建臨時竹棚戲台,上演白子戲來供奉宋帝先人,亦可給大眾觀賞娛樂,但最後都要拆卸戲台,故麻煩在所難免了!為求一勞永逸,石氏決定興建永久性戲台,遂成立石氏武威堂劇台籌建委員會,籌款一年施工八個月便完成了,名為「石氏劇台」,其樓高兩層,二樓可作休息,地下是戲台及後台,前台設有四層布幕,最後是LED顯示屏幕,可播放圖像或片段來作布景使用。

石氏祖祠外站着年輕下一代,祭祖讓他們認識自己的故鄉。祖祠內見宋朝國王大牌匾。

  酥炸門鱔大時節才可吃到

  當所有嘉賓到達後啟用儀式立刻開始,先由醒獅表演助興,上台後各代表致辭,嘉賓頒授錦旗及刺爆氣球,最後所有人大合照,儀式簡約明快隆重。

  午宴50餘席,菜式計有白切雞、滷水鵝、蒸龍蝦、蒸白鱔、蒸扇貝、海螺湯、酥炸門鱔及鶴佬雜炒等。酥炸門鱔是鶴佬名菜,以往只可在大時大節壽宴結婚才吃得到,因肉質鮮嫩,以南乳五香粉醃漬後,蘸上生粉麵粉高溫油炸,故外面鬆脆內裏鹹香,賓客食指大動;而鶴佬雜炒配搭特別也是一絕!

宋帝凌晨乘夜龍出遊吐露港。

  此後石氏劇台會成為區內的多用途空間,可作培訓青少年演白子戲,不同的文娛表演場地,回鄉客與當地人的聚腳地方,可謂人神共享。

  張浩林(民間風俗研究者,曾從事出版美術設計工作,前公營機構攝影師)

[责任编辑: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