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客家圍展現歷史面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上水客家圍展現歷史面貌

2020-03-16
来源:香港商报

  上水客家圍是香港罕有一條保持完整的客家圍村。 陳天權提供圖片

  【香港商报网讯】新界有多條客家人開闢的圍村,其中有一條命名為「客家圍」,讓人一看便知是客家人居住的村落。此圍在上水松柏塱,由黃建常、黃建文等兄弟於1900年代興建,至今仍是黃氏族人聚居的地方。圍內建築物自落成以來沒有重建或改建,呈現早年面貌,深具歷史和建築價值。

  1920年完工 工程浩大

  客家圍黃氏在香港的開基祖是黃喜鳳,300多年前由深圳遷居沙頭角荔枝窩。及至清末,黃錫宗有五子,四子建霖和五子建文遠赴巴拿馬工作,賺得金錢後匯款回鄉給兄長建常(黃錫宗第二子),在松柏塱興建大屋給族人居住。其時從惠州聘請50名技工來港施工,直至1920年才完成,可見工程浩大。

  黃建常利用餘款創業,他開設的店舖遍布港九和大埔,經營不同業務。由於他的人脈廣闊,生意愈做愈大。黃建文回港後亦涉足商界,兩人均是當年知名富商。

  英國接管新界後推行新的土地政策,1923年要求有意建屋的業權人補地價。為此一班鄉紳領袖成立「新界農工商業研究總會」,成員包括黃建常(又名黃熾南)和黃建文兄弟。該會於1926年易名「新界鄉議局」,局方成員除了向港府提供意見,還處理普通民事案件,職權比現在大。黃氏兄弟自此參與地區事務,黃建文的兒子黃炳英更於1952年當選新界鄉議局主席。

  弧形矮壁替池塘

圍門寫上 「江夏世居」 四字,門外建了弧形矮牆擋煞。

  客家圍四周被約兩米高的牆壁圍繞,只開一門,門楣寫上「江夏世居」,對聯也嵌入「江夏」二字。江夏在今天的湖北省,戰國晚期起便是黃氏繁衍的中心,黃氏共崇「江夏」為郡號,「江夏黃」的叫法由此而起。

  客家圍是私人住宅,並不開放,行人經過只能看見圍牆和圍門。大門對開有兩堵弧形矮壁,拱衛左右,設計獨特。客家人興建大型圍屋,多在屋前開闢半月形的風水池,但客家圍受地理環境所限,故以弧形矮壁代替池塘,以營造風水效果。

  圍內一邊有兩排青磚房屋,另一邊是寬闊禾塘(曬穀場)。前排的房屋是住宅,牆頭簷壁富有裝飾。中央一間是祠堂,名為「錫宗黃公祠」,紀念黃建常五兄弟的父親黃錫宗,中央的神龕擺放了黃錫宗及繼室劉氏的肖像畫。後排在1920年代加建,五房人共住這兩排房屋。南端有一間較大的建築物曾用作書室,黃氏子弟在此接受教育。

  錫宗黃公祠設有精緻神龕,紀念八世祖黃錫宗和繼室劉氏。

  古蹟辦評一級歷史建築

更樓具有瞭望和避難作用,但今天已不再使用了。

  客家圍最令人矚目的建築物是三層高的更樓(又稱炮樓)。昔日鄉村治安不靖,富裕的宗族除了在村屋外圍加設牆壁外,亦會興建更樓,一方面供族人瞭望守衛,當有賊人入侵時亦可給居民躲進避難。今天更樓的作用已失,許多鄉村把它拆掉,或任由破落變成危樓,但客家圍的更樓依然保養良好,還可以給人上落。

  這條圍村擁有多種不同類型的建築物,在香港實屬罕見。客家圍現由黃氏祖堂擁有,房屋不賣也不租,故沒有外姓人遷入。但隨年月漸久,建築物顯得破舊。古蹟辦已將此圍的房屋、更樓、圍牆、圍門、祠堂和書室合併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意謂具有特別重要價值,而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因此古蹟辦宜及早與黃氏族人商討保育方案,使客家圍能獲得適當保護。

  作者簡介:陳天權,從事新聞工作出身,2004年入讀香港大學建築系文物保護碩士課程,之後專職自由撰稿人,撰寫本地歷史建築和宗教等文章。曾出版多本著作,現時在香港大學和公開大學的專業進修學院擔任兼職導師。

[责任编辑:郭玉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