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盂蘭會莊嚴依舊-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疫下盂蘭會莊嚴依舊

2021-08-31
来源:香港商報網

 燒衣奉鬼神是盂蘭習俗,去年疫情肆虐,燒衣規模大減,今年疫情稍斂,但因政府批出較少場地舉辦活動,令不少市民無法在公眾地方燒衣。不過,在一些廟宇、私人場地中,仍可見大規模燒衣活動,如錦田八鄉大江埔潮僑盂蘭會,此外亦有另類燒衣,如大澳盂蘭會,就在馬路邊化寶,祭祀近半世紀前的車禍死者。

IMG_6110_副本.jpg

 盂蘭會員跪拜大士王、附薦先人。

 大江埔盂蘭會大致恢復

 聚居錦田大江埔的潮籍人士於8月17日至19日,在大江埔天德宮天德廣場舉辦盂蘭會,今年已來到第64屆。去年該盂蘭會因疫情簡化活動,誦經由幾十人減至兩人,燒衣量減少三分二,也沒有潮劇演出、會員聚餐及派米,支出大約5萬元,較2019年的百萬元減幅逾九成。

 今年活動大致回復正常(只少了聚餐及派米),潮劇轉為潮州鐵枝木偶戲,由玉梨春劇團在首兩天上演。最後一天由慈心閣佛社(18人)負責誦經超幽,普度孤魂,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這天誦經由上午9時至下午4時,完結前一小時舉行盂蘭拜祭活動。此時近百會員依序跪拜天地父母、諸位大神、福神、佛祖、大士王、孤魂、附薦先人、福德。每15分鐘跪拜一次,共拜3次。

 拜祭在4時完結後開始在河邊空地燒衣、化功曹馬、天地父母神袍及大士王。後三者去年沒有出現,乍現吸引大批前來觀摩的外來市民瘋狂搶拍。大江埔潮僑盂蘭會總理徐嘉興表示,今屆大士王較小,估計只及2019年的三分之一,他解釋,從前的大士王屬大型,要拆件運來香港,內地師傅過來裝嵌,但疫情下未能通關,唯有訂製小型大士王,可原件運過來,毋須裝嵌。

111_副本.jpg

 大澳水陸居民每逢盂蘭早上必到巴士墮崖地點附近,路祭施幽給所有死難者。特約記者 張浩林攝

 大澳路祭48年前車禍逝者

 綜觀今屆活動較疫情前是簡化了些,無搭誦經棚也少了個辦事處,即使如此,由於物價上漲,同類支出比以往增約一成半,整體支出近90萬元,全由附近居民、善信,以及華人廟宇委員會贊助20多萬元。徐嘉興強調,無論費用多少、環境如何艱難,傳統仍是要保持、傳承下去。他說大江埔的盂蘭會比較傳統,重視祭祀及程序,所以祭品不但多亦具潮州特色,如有潮州麵、包山、麵山、菜山,也因地在元朗,元朗特產烏頭亦成祭品。此外,由數年前開始推廣潮州文化,在盂蘭活動中設潮州工夫茶、潮州話、潮州大金紙紮等工作坊,也有炒潮州麵、潮州粿製作等。

 相比大江埔,大澳水陸居民盂蘭會的路祭超幽顯得清簡,惟不代表有失莊嚴。該會成員於農曆七月十四日當天,一早來到48年前巴士墮崖地點附近路旁,為死難者進行超幽往生路祭,多年來未有間斷過。

 該宗事故發生於1973年7月22日下午2時許,大嶼山羌山道及深屈道交界處,有巴士直墮二三百呎下的深谷,巴士車頂掀起不少乘客被拋出車外。當局出動過百拯救人員及5架英軍直升機運送死傷者。結果17人死23人傷,死者中有一名孕婦。不久墮崖地點豎立了一個南無阿彌陀佛碑,以悼念死傷者及提醒司機要小心駕駛。

22_副本.jpg

 巴士墮崖慘劇發生的地點豎立了一個明顯易見的南無阿彌陀佛碑。 

 超度亡魂令其超昇

 在最初的10年,盂蘭會只帶備適量香燭衣紙、水酒、白飯到南無阿彌陀佛碑拜祭眾死難者,後因山坡工程而改到現時路旁空地路祭,因為地方較前闊大,可以帶大量祭品如香燭生果、七彩衣紙、金銀元寶、水酒白飯,還有最重要的細小大士王到場拜祭。

 因路祭時間很早,請不來喃嘸道士,由一名懂喃嘸科儀的盂蘭會員來當道士。他身穿道袍頭戴道帽,坐於路旁地上手持法器口誦經文。而細小大士王則立於道士對面以維持秩序。銅鑼繼而響起,召請陰界幽靈包括巴士墮崖之死難者到來接受施食聽取經文。撐起的大鐵籠開始火化大量七彩衣紙,地面上奠有水酒白飯及插有香燭。

20210819_161850_副本.jpg

 小型大士王可立著,在河邊空地化掉。記者 鄭玉君攝

 每有大巴士駛過,坐在路旁超幽的道士看起來頗為危險,再加上天氣酷熱及火化高溫,他也絲毫不怕,因為大澳水陸居民只想每年盂蘭可以接濟陰界眾生,使其聽取經文放下執超昇往生,使人間社區平靜安寧。

 數年前在楊侯古廟前的老小販曾對記者憶述事故,說時默然嗚咽繼而眼淚漣漣,原來他是當年的巴士站長,要點算上車人數,不可超載,否則會被檢控。事發當日下午他看見很多人一家大小開開心心從寶蓮寺乘小型巴士到羌山轉乘大巴往梅窩。後來當他知道那巴士墮崖多人死傷,他感到十分痛心難過,因為他是目送那滿載歡樂的巴士駛向死亡不歸路。以往老小販與舊同事每年盂蘭節會去南無阿彌陀佛碑拜祭死難者,但近年因年老力衰已沒有再去了。(記者 鄭玉君、特約記者 張浩林)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