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港味】沈慧林:逆行創業打造本土品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招商 > 社团商情

【名人港味】沈慧林:逆行創業打造本土品牌

2021-09-28
来源:香港商報

視頻:郭玉桔

    寸土寸金的香港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是個「難容肉身」的地方,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衡量現實與理想的距離,精打細算心中的那桿秤。也正是因此,金融、醫生、法律等職業人士成為各類社交場的香餑餑,彷彿入行就躋身金字塔頂。萬希泉(Memorigin)鐘表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董事長沈慧林(William)擁有塔頂的條件,卻反其道而行,帶着勇氣和創意投身製造工業,於十年前創立香港本土鐘表品牌。如今,萬希泉的名字不僅是香港新生代品牌的象徵,更用實際行動為年輕人提供發展新思路。

1632833849101455.jpg

  萬希泉(Memorigin)鐘表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董事長沈慧林(William)帶着創意和勇氣投身製造工業,拼出一條品牌之路。

    香港商報記者 呂明霞

 香港鯉魚門海峽外灣聚集著許多主做工業生產的公司。採訪當天,記者第一次來到柴灣工業城,萬希泉的專門店和展覽廳就位於此處。一進入展覽廳,就發現陳列櫃上擺放著該品牌多年來與各名人、文化主題、慈善團體合作推出的逾百款腕表。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以李小龍銅像為藍本的限量版主題腕表。腕表上的李小龍像用18K金雕刻而成,肌肉紋理活靈活現,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時針和分針的形狀是李小龍在電影中常用的雙節棍,而在表中央轉動的陀飛輪,默默地紀錄著時光。工藝與文化創意的融合,體現在一塊表上。

1632816771437872.jpg

作為香港唯一的高檔陀飛輪腕表品牌,工藝與文化創意的融合,體現在一塊表上。

 當華夏文化遇上西方技藝

 天圓地方、龍鳳呈祥、天干地支……這些取自《易經》、八卦等古書的華夏傳統文化,竟然能與西方製表技藝陀飛輪碰撞出獨特的火花。中西方交融的創意並非「靈光乍現」,沈慧林出生在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家庭,父親沈墨寧在年輕時代見證過香港工業的輝煌,也在此地創業、回杭州購廠、收藏古董和木雕。也正是因此,沈慧林對工匠精神和文化傳承有著別樣的情懷,這些「形而上」的概念放在現實的香港,會被父母批評為「不接地氣」、「不掙錢」,沈慧林也曾有過類似遭遇。

 曾於美國南加州大學修讀金融及經濟雙學位的沈慧林,回流香港後進入投行工作。本應在金融界順風順水「走上人生巔峰」的他恰逢「雷曼事件」,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沈慧林在投行工作不滿一年便離開,動了創業的念頭。「人棄我取,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你精我走」,在採訪當中,沈慧林透露自己在大時代浪潮下的思考,也反映他會在香港工業式微之際逆流而上,發展個人品牌鐘表事業事出有因。

1632816843810383.jpg

沈慧林出生在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家庭,受父親沈墨寧的影響,他將工匠精神和中西文化融入腕表製作。

 「因為父親的影響,我總想趁年輕做一番自己的事業,比起為別人打工,我更想創造屬於自己的產品。當時和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後,他們十分反對,我也更加拼命地證明自己,在創業初期拿着腕表到香港、九龍、新界的不同鐘表店推銷,很多次敲門都被拒絕。初期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常常接觸高端貨的香港人更熟悉瑞士、德國的腕表,另一方面,香港一直作為全球手表代工廠,並未創造屬於自己的腕表品牌,我只能一步步拓展市場、打響品牌的知名度。」

1632817164822340.jpg

選擇創立個人品牌的沈慧林,希望年輕人選擇一條自己喜歡的道路。

 而聊起品牌背後的內涵,沈慧林也直言自己希望更好地發揮香港作為中西方文化交匯的特質:「萬希泉這個品牌的中英文名,也可以體現中西文化合璧的精髓。中文含義是『萬眾希望的源泉』。英文名中的MEM代表Memorial有紀念之意,不僅與鐘表紀錄時間相貼合,更代表着紀錄生命中重要的時刻;後面的ORIGIN寓意獨一無二,剛好貼合當下年輕人渴望獨特的個性。」品牌的內在有了,接下來就要精修一道高於他人的技藝。

 作為香港唯一的高檔陀飛輪腕表品牌,萬希泉擁有陀飛輪(Tourbillon)技術就像有了一道護城河:「我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念碩士的時候寫論文,我用一間手表廠作為論文的題材。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我發現,陀飛輪裝置極其複雜,製作成本及裝配工藝要求非常高,全世界只有不到30個廠能做到,全中國只有6間廠。其中,父親沈墨寧從1986年開始回中國大陸投資,開始與杭州手表廠合作。在2002年的時候,杭州手表有限公司生產了首批陀飛輪機芯,並得到瑞士、德國等知名手表品牌的認可。這些條件更堅定了我創辦個人手表品牌的信念。」

 文化紐帶連結兩地市場

 萬希泉自2011年創辦以來,在港已設立40多個銷售點,並在台灣、日本、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地設有逾150個銷售點。面對內地龐大市場的吸引力,沈慧林有決心用文化紐帶打入大灣區、連結兩地市場:「大灣區城市與香港文化、語言背景相似,對一些國際、港產文化元素都比較熟悉,我們品牌也與多位香港、國際明星合作推出多個聯名款,比如2020年推出的漫威系列,設計了鋼鐵俠、雷神、蜘蛛俠等經典形象款,在香港市場推出20隻,內地市場推出的200隻也悉數被訂購;我們也藉助港片、港劇在內地的影響力推廣品牌,比如推出李小龍合作款、與英皇電影合作贊助港劇、贊助《怒火》電影宣傳活動等。」目前,萬希泉已在深圳寶安開設專門店,並以路演的方式拓展北京、上海等城市。

 受父母薰陶的沈慧林,明白文化軟實力對品牌塑造的巨大作用,香港從曾經的小漁村發展成現在的東方之珠,背後亦有豐富的文化養料可供選用。特別是在進一步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政策下,香港在大時代中的轉變實際上給了年輕人更多機會:「10年前的我從金融轉到製造業,是一個大膽的舉措,當中也面對很多挑戰。很多香港年輕人迫於現實壓力,會選擇工資更高、前景更好的工作,但我更希望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道路。這條路要有三個要素:利己、利人、有利社會。在這三個前提下,如果大家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為自己喜歡的事業拼搏奮鬥,相信未來香港的『掌舵人』能夠帶領香港走向更輝煌的道路。」

1632816920894518.jpg

沈慧林擔任香港大學客席講師,與學生分享其創業故事及營商心得。

 除此之外,沈慧林亦鼓勵年輕人掙脫自己的「信息繭房」,多關注大灣區、一帶一路等國家發展政策,留意和參與不同的青年組織,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讓自己對人生的領悟更加深刻。

1632816961856510.jpg

香港中學生到訪萬希泉總部,沈慧林親自向同學講解陀飛輪腕表的歷史及製作程序。

 平衡生活內外兼修

 採訪當天,沈慧林的行程已經爆滿,下午還有一場在灣仔的活動。就在與記者交談甚歡之時,有位面目和善、舉止優雅的人進入展覽館,沈慧林連忙介紹:「這位是我父親,他的工作室就在公司旁邊,我們趕快去看看。」

1632817017314120.jpg

採訪當天,沈慧林與記者交談甚歡,分享了很多創業初期的事情。

 來不及收拾採訪的裝備,記者趕忙跟了上去。沈墨寧的工作間古色古香、像是堆滿神奇玩意兒的藏寶室,數千件木雕和大型音樂盒像是穿越時空的「大物」,訴說著逾百年的歷史故事。他的辦公室和內地廠房內收藏著超過兩萬多件手工精湛的木雕,頗具「工匠精神」的他幾年前又有了新愛好——從世界各地拍賣行淘瑞士音樂盒。

1632817093819215.jpg

在工作之餘,沈慧林希望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享受「慢生活」。

 「工匠精神」的內核離不開一個「慢」字,在生活節奏飛快的香港,追求內心平靜、享受慢生活成為一種奢侈,需要內修外養才能得到。沈慧林說到:「我小時候常常看到父親在家鼓搗各種器械,收音機拆了重組,這種需要耐心的事情急不得,文化涵養的修煉也急不得。」他表示,受父親影響,自己也希望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平衡家庭。放假的時候,就和父親行山、去馬場,和老婆女兒食飯、聊天,內在充盈之後,也有了更大的動力在外工作了。

[责任编辑:社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