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覺真長老:大覺歸真心即是佛-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东方 > 佛法活法

追憶覺真長老:大覺歸真心即是佛

2015-03-23
来源:香港商報

覺真長老生前照

  【香港商報網訊】3月16日,聽聞覺真長老安詳示寂,悲慟之心泛起,腦海浮現許多畫面。覺真長老不僅是佛門高僧,也是博學的大善知識。2013年,我有幸親近覺真長老,在結識的兩年時間里,印象最深的是樂呵樂呵的長老,博學、慈悲、質樸,而那份關懷心,讓人久久不能平復內心的感動。特約撰稿小風

  招牌的笑容樂觀的心

  第一次見到覺真長老是在一次演講會上,當我進入演講現場,只看到覺真長老笑容滿面地向聽者娓娓道出生活中的種種心病。因得知此次演講匆忙,之前我并沒有做功課,不知道這位演講者有什麼頭銜,只知道他講得很有趣。80多歲的老人家,自稱80后,笑著演示現代人的QQ強迫癥、手機強迫癥等各種生活的詬病,還有各種生活的困擾。如何排解?他提出在佛法中找活法,在修行中修心。「生活的一切都在自心。」現場,覺真長老招牌式的笑容感染在坐的聽眾,有人提問為什麼自己不快樂。覺真長老說:「什麼是快樂?把不快樂放下就是快樂」,而在日后我與覺真長老的接觸中,有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他說他的情緒負能量不會在自己身上停留超過5分鐘。就此,他曾在郵件中向我解釋道:人的心像一塊磁鐵,當你心情愉快,對這個世界充滿喜歡和善意時,一切美好的東西就自然地被你吸引;當你苦悶憂傷,對這個世界充滿失落和隔膜時,那麼,一切煩惱和厄運也就自然地被你吸引過來了。把你的心轉變一下,你人生的磁場方向也就轉變了……

  長者的關懷慈悲的心

  2013年至2014年,因為工作原因,我和覺真長老常有聯繫,有時是請教佛教知識,有時候是解惑。在他老人家面前,我很多時候像個小孩,不懂的直言相問,面對困惑的時候也直言求助。2013年年初,一首《法海你不懂愛》成為佛教界熱議的話題,當時我想就這個話題做一個專題,希望采訪佛教界專家學者,我把這個意向告訴覺真長老,他很熱心給我推薦了香港中文大學的學愚教授。與一般人不同的是,他在推薦的同時,還主動要求帶我去中大與學愚教授見面采訪。他說我沒有去過中大,怕我在采訪過程中會有什麼不順暢。長老平時也非常忙碌,而那一天,他早早在羅湖關口等我,帶我過關,坐地鐵到中大,當時他已是81歲的老人家,卻一路上給我很多照顧,一路笑容面對所遇見的人,像一尊佛。見到學愚教授后,我現場采訪,而長老在一旁足足等了我一個多小時。我采訪完學愚教授,他又帶我回來。在回來的路上,他就《法海你不懂愛》這首歌感嘆了兩句:人類已經很古老了,但是,我們有些人到今天還很幼稚。原因之一,就是他們不去了解自己,正因為不懂得自己,所以說的話、做的事、唱的歌,都很幼稚。那位扭動身姿硬說「法海你不懂愛」的小朋友,便是一例。在去的路上,在羅湖關口還有段小插曲。覺真長老走在前面,健步如飛,我小跑跟上,轉角路邊有個行乞之人,拉著并不著調的二胡,覺真長老停住腳步,投錢到乞丐碗里,然后低頭嘆了一口氣說,「眾生還是很苦哇,阿彌陀佛!」說完又往前走,走了幾步,他叨叨,「這二胡拉得真有些難聽呀」。說完又繼續往前走。就是這樣一位老人,慈悲而無比真實。

  質樸的情懷惜福的心

  2013年,覺真長老有一段日子是住在深圳。那段時間,他有幾次約我和幾個朋友小聚。有一次是在一個素食餐館,覺真長老飯量不大先吃完。但如果桌上有飯粒,他會很自然拾起來吃,等大夥吃完飯,所有的剩菜剩飯他都要打包。對此,他總是說,要惜福要惜福……一個有諸多銜頭的長者,卻總懷著這樣一顆質樸的心,感染著他周邊的人。那次相聚,許多朋友請教長老很多問題,包括生活上、工作上的困惑,他很淡定回答,卻一針見血,讓人受益匪淺。每次回答完問題,他會說佛教的本質是生命關懷、關懷生命。佛法開啟我們認識生命,了知生命,并且尋求生命的安頓與超越。我最后一次與覺真長老相見是在去年年初,那一次他有恙在身,比之前消瘦足足20多斤,看見消瘦的他,很多朋友都掉了眼淚,而他卻寬慰大家說:我生病了,但是我沒病。說完又樂呵樂呵笑了。由於身體原因,2014年12月1日起,覺真長老便開始閉關,因與觀世音菩薩有緣,閉關期間,專持大悲咒。而今聽聞長老駕鶴西去,聲聲佛號,祈願長老往生凈土,倒駕慈航。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