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里的大興善寺-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东方 > 佛法活法

唐詩里的大興善寺

2015-05-2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在剛剛結束的印度總理莫迪訪問西安的行程中,大興善寺無疑是最受關注的地方之一。

  大興善寺與印度是有歷史淵源的,大興善寺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距今已有1700餘年。始建於晉,初稱遵善寺。隋文帝開皇二年擴建,更名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的前身即陟岵寺。北周明帝宇文毓在原址為岳父大人建造陟岵寺。「陟岵」之名源於《詩經·魏風·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后因以「陟岵」為思念父親之典。

  這里還曾經留下了「開皇三大士」、「開元三大士」的身影。隋文帝楊堅在位時大力推行佛教,在都城(隋朝把長安城稱為大興城)大興善寺建國立譯經館,使之成為全國佛教典籍翻譯的中心。而天竺僧人那連提黎耶舍、闍那崛多和達摩笈多先后在此主持譯經工作,對中國佛經翻譯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被后人尊為「開皇三大士」。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到此寺傳授密宗,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

  這座坐落古城市區的千年古剎,也留下了大量文人墨客的詩句。唐代有很多詩人也為大興善寺留下了著名詩篇。盧綸《題興善寺后池》:「隔窗棲白鶴,似與鏡湖鄰。月照何年樹,花逢幾遍人。岸莎青有路,苔徑綠無塵。永願容依止,僧中老此身。」崔涂《題興善寺隋松院與人期不至》:「青青伊澗松,移植在蓮宮。蘚色前朝雨,秋聲半夜風。長镕應未得,暫賞亦難同。不及禪棲者,相看老此中。」這些都是膾炙人口的精彩詩句。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