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輋中秋破舊 火龍舞入新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风物

坪輋中秋破舊 火龍舞入新界

2015-09-24
来源:香港商報

    

  中秋佳節將至,除了吃月餅、點燈籠之外,最為本港市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到大坑或薄扶林村欣賞舞火龍。惟是,本港雖擁有多條客家村落,火龍的足籎一直未有踏進廣袤的新界土地。一方面希望讓祖先的習俗得以傳承,一方面擔心打鼓嶺活雞分流站會帶來瘟疫,打鼓嶺坪輋村村民今年決定「搞搞新意思」,邀請有多年紮作火龍經驗的黃志強師傅在村內開辦火龍紮作班,亦密鑼緊鼓準備著一大一小兩條火龍,決定於27日中秋節夜晚「舞」進坪輋村的家家戶戶。香港商報記者 王卓軒
 
  黃師傅少時與火龍結緣
 
  黃師傅(65歲)自小在薄扶林村長大,十三、四歲時跟著長輩學習紮火龍,包括他的叔輩、表哥,都懂得自己紮、自己舞。小時候沒什麼玩樂,過時過節成為那一代人的盼望,舞獅舞火龍到家家戶戶,可以龂利是,亦與同輩玩得開心。踏入社會後以做汽車零件維生,黃師傅在20歲之後搬出薄扶林村,自此沒有再紮作及舞火龍。晚年厭倦了住在密集樓宇間的生活,黃師傅15年前搬入他太太的外家坪輋村。他現時擔任北區學校的校巴司機,工餘時間養寵物、修剪花花草草,生活樂得清閒。
 
 
  應邀開班傳授紮作技巧
 
  或許是與舞火龍的緣未盡,機緣巧合下,兩年前黃師傅受坪輋村村民財哥邀請,為一個準備參觀薄扶林村的臺灣導賞團做導遊。期間提到薄扶林村的傳統舞火龍,財哥靈機一動,「為何新界不可以舞火龍」?得悉黃師傅懂得紮作火龍,財哥邀請他在今年擔任導師,開班傳授紮火龍技巧,近來更為坪輋紮兩條火龍,並到安老院為老人家表演,村民更決定於中秋節晚在村內舞火龍。
 
  黃師傅口中的財哥張貴財是地區組織「打鼓嶺坪輋保衛家園聯盟」的成員。財哥告訴記者,坪輋村內九成都是客家人,但卻不像大坑、薄扶林村能傳承舞火龍。他認為與客家人經常遷徙有關,有些傳統或因此丟失。但他相信客家人在一個地方扎根,過上安穩的生活後,傳統可以重現。生於斯長於斯,財哥坦言萌生在坪輋舞火龍的念頭,只想這條村風調雨順,亦希望每年中秋都可以在村內舞火龍,甚至「舞」出其他客家村落。
 
 
  挑選上好觀音竹製龍頭
 
  重操睽違40多年的「舊業」,黃師傅笑說紮起火龍一點都不陌生,更令他回想起童年的時光。他告訴記者如何由零開始紮火龍。首先要挑選上好的觀音竹製作龍頭,因觀音竹節點不多,而且質地較軟,容易拗出造型。萬事開頭難,黃師傅說削竹的時間比紮龍頭更長,一個龍頭需要耗掉兩支30呎長的竹,然後要削成足夠勻稱及扁平的竹片。用竹片拗出龍頭的輪廓,加上鐵線做龍鼻,電筒做龍眼,前後至少花費半天。
 
  拗好龍頭造型後,要找來2至3斤的禾草以及一捆麻繩紮起龍頭。至於龍身所需要的原材料,就視乎龍的長度而定,大約是每隔5呎長就需要一支竹作骨架,然後同樣捆上禾草及麻繩便可完成。最後是準備沙田柚做龍珠,臨近舞之前插上線香便大功告成,三個人紮起一條火龍只需兩天。距離中秋節不足一個星期,黃師傅笑說:「最怕是落雨,否則火龍濕水後非常重,托都托唔起,正式『舞水龍』囉!」
 
 
  借活動拉近鄰里間關係
 
  眼見薄扶林村及大坑村的高樓拔地而起,黃師傅感慨舞火龍已「變質」,眼睜睜看著火龍走遍每家每戶變成現在舞出大馬路,舞到職業訓練局及銅鑼灣道。「以前舞火龍是逐家逐戶去舞,好似舞獅一樣,而家太密,屋貼屋,都舞不進去,沒有那種味道」。而新界就不一樣,今年他親手紮作的火龍有望在坪輋村寬敞的空間但依然親密的鄰里間舞動,黃師傅倍感期待及滿足。
 
  透過募集經費,落手落腳籌辦及購買原材料的財哥說,首次舉辦舞火龍,不求多麼盛大壯觀,但求全村人開心,能夠參與其中。計劃舞動的一大一小兩條火龍都不會開光,「希望不論是基督教、天主教、任何教派的人都可以去參與;如果是因為開光,有人不可以參與舞火龍,不可以插香,就少了樂趣」。他一直堅信,舞火龍的意義不止於傳統上的驅除瘟疫,祈求家家戶戶平安,更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讓親子、鄰里及社區的關係更緊密。
[责任编辑:董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