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活化客家村 宜家宜居白沙澳-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风物

洋人活化客家村 宜家宜居白沙澳

2015-11-12
来源:香港商报

  新書《可以居》 反思生活定義
 
  在樓價高企的香港,打工仔打拼大半生,只為置業夢成。而沒有置業能力的人,只好選擇房、公屋、居屋,彷佛找不出其他的可能性。藝術家黃淑琪8年前偶然探訪白沙澳村,看到本應是中國人生活的一條客家村落,竟然幾乎全由西方人居住,外表破舊、古老的客家建築內裏是西式的布置,散發悠閒的生活感,令她反思現代人到底應該追求一個怎樣的理想居住環境。經過兩年的尋訪,她將白沙澳的歷史與人情故事整理成書,重塑前人世世代代努力經營、守護這個世外桃源的故事。
 
  香港商報記者 王卓軒
 
  白沙澳村位於新界西貢北海下南部,這條村落的歷史要追溯到17世紀。1799年,有翁姓客家人從內地來到香港,落戶西貢海下。翁氏後人翁仕朝嫌租屋太擁擠,在1918年舉家搬到不遠處的白沙澳下洋,建立大宅落地生根,改名「京兆世居」。他的世交、同是客家人的何奕高在一條馬路之隔的村落--白沙澳村建立何氏大屋,從此落地生根。直至1970年代,政府建造萬宜水庫,在海下建造水壩,白沙澳河的水流量大減,俗稱「截水」。自此農田不能耕種,村民被逼背井離鄉,甚至移民外國。

  ●洋租客修復古宅京兆世居
 
  翁仕朝過身後,京兆世居一度荒廢,幾近倒塌。直至80年代,一個英國人與孩子到海下露營時,遙遠地看到京兆世居。他租下該處的偏房,將該處當成度假屋,每逢周末到這裏生活,他是已退休的高級助理警務處長歐敏治(Toby Emmet)。Toby把京兆世居當作自己的家,一點點把大宅修復,整理河道,更將翁氏留下來的日用品整理好,放上京兆世居的閣樓,成為一個小型的博物館。
 
  ●享鄉郊生活回歸大自然
 
  住在世外桃源要付出代價。一進入鄉村範圍,電話即顯示「No Service」。想要上網,只能依靠電話線連接網絡,月費動輒近千元。這還不特止,Toby說,修復舊屋比返工更忙。換屋樑、修屋頂、油牆身、清雜草、駁水駁電,前後至少花費數十萬元,一到落雨季節,屋裏要長時間放水桶接雨水,冬天屋裏冷得要靠暖爐取暖。回歸大自然,一切都要靠自己,但他樂此不疲,認為鄉郊的生活理應如此。
 
  ●村民回故地參加新書發布
 
  黃淑琪致力尋訪當地的現居民及原居民的故事,找來許維倫、關朗曦及蘇麗平組成創作團隊,搜集大量舊照片、歷史資料,邀請藝術家何敏基、吳世傑及李智海運用圖片方式,表現村落面貌。為了重塑翁氏原居民四代人的故事,黃淑琪找來作家劉芷韻消化訪談內容,重構一個史實與虛構交錯的故事,集合成《可以居--白沙澳鄉》一書。
 
  《可以居》創作團隊10月11日在白沙澳村及白沙澳下洋舉行新書發布會。很多白沙澳原居民及前居民回到故地,更有數十名翁氏後人特意從國外回到京兆世居,在舊居重聚。創作團隊聯同村民擔任導賞團,為到來參觀的公眾講解白沙澳的歷史及建築。
 
  翁仕朝的第三代後人翁福鴻(Ken)已年屆七十,他在17歲已經移居英國生活,退休後回到香港,在海下居住,現時他與Toby一起打理京兆世居。發布會當天,Ken坦言從未見過祖屋這麼熱鬧。他對記者說,很感激Toby將祖屋打理妥帖,讓祖先一手一腳建立的大宅不致淪落到破敗倒塌。他深深明白,只有住進這裏的人才懂得愛護這條村,怕一疏懶,這片土地就會成為發展商虎視眈眈的肥肉。因白沙澳村所在範圍屬不包括土地,發展商在數年前開始大規模收購土地,據報白沙澳已有四成土地業權被收購。不少視此為家的租客成為受害者,面臨逼遷。
 
  ●黃淑琪:《可以居》帶出思考
 
  黃淑琪說,《可以居》書名來源於她曾路過九龍塘看到一間名叫「可以居」的別墅,她驚訝在寸土寸金的九龍塘,竟然有豪宅用上如此謙卑的名字,從中反思,到底什麼樣的生活空間,才稱得上「可以居」?她直言,居住在石屎森林的城市人,已經喪失很多基本的生活技能,窮極一生卻只為追求被別人定義的生活。除了藉此書向公眾介紹白沙澳的歷史與人情故事,她希望市民從書中描繪的原居民的生活中,找回一種環境與自身的緊密聯繫。
[责任编辑: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