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哥接棒 傳承英歌舞-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风物

學生哥接棒 傳承英歌舞

2016-04-28
来源:香港商報

  元朗潮僑英歌隊過去每年都參與元朗天后誕巡遊,明天將施展渾身解數。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珈莉報道:談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會第一時間想到舞獅、舞龍、粵劇等傳統表演藝術。細看香港2014年公布的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不難發現表演藝術一欄有項名為「英歌」的傳統文化藝術。「英歌舞」在港擁有逾50年歷史,更於2016年獲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元朗潮僑英歌隊是全港唯一的一隊英歌隊,自上世紀60年代起,每年參與元朗天后誕巡遊,今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即4月29日)亦會參與巡遊。

  元朗潮僑英歌隊全港獨一

  根據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介紹,英歌是香港潮州群體的集體巡遊表演,亦是用來慶祝神誕或節慶的傳統活動。成員在表演時穿著傳統服飾及畫上臉譜。

  第一代英歌隊成員、第二代英歌隊教練黃錦文表示,元朗潮僑英歌隊組成於上世紀60年代,當時雨災、風災特別多,鄉親長輩為求減少天災,建議籌組一隊英歌隊,參加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寶誕巡遊。剛開始由潮州人各鄉親籌集資金購買所需工具,鄉親們十分熱心,開米舖的人捐米,開雜貨舖的便捐出雜糧,待每晚訓練後有粥食。而黃智德因年青時在內地曾參與英歌隊及習武,被推舉成為第一代教練。

  傳統24招式今新創至53式

  他說,成立之初,英歌隊只限元朗潮汕男士參加,最高峰時有89人參與。經過多年,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部分年輕成員提出改革,增加動作招式,惟被部分理事會成員及教練反對,雙方因而鬧得不愉快。理事會認為男子隊員不聽話、多意見,停止訓練他們,改為只訓練女生,但該3年的天后寶誕巡遊都下雨。其後重組男子英歌隊,可惜部分隊員已因工作關係搬離元朗或已結婚生子,不願意重回英歌隊,人數銳減至40多人。他又說,80年代觀塘曾出現另一隊英歌隊,然而數年後銷聲匿。

  黃智德離世後,由黃錦文接手執教鞭,開始訓練新人,男女合班,逐步推行改革。他強調,保留了師傅傳承下來的傳統24招式,只加插新動作及陣形,至今約新創至53式。他指,現時招募隊員已不分籍貫,最重要是對英歌舞有興趣、認真、守規矩,「搞三搞四嘅,我哋唔歡迎」。

  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黃錦文介紹,英歌隊表演內容為《水滸傳》中智取大明府的劇情,約有10個陣形配合情節,包括行兵點將、攻城、運送軍備、圍攻大明府、大戰官府兵將等,整套表演約長10多分鐘。天后誕巡遊當天,隊員於午夜12時已開始上妝,畫臉譜,早上7時前往天后廟準備巡遊。除了每年天后誕巡遊,英歌隊亦會受其他地區邀請參與演出。

  執教至今20多年的黃錦文坦言,現時傳承上難免遇上困難,即使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提升知名度沒有太大幫助。他指出,成年人忙於「搵食」、學生需讀書考試,沒有人願意加入英歌隊,故需要不停求變,吸引更多人認識這項文化。他亦說,現時已將教練棒傳至第4代師傅,自己退居幕後,「一定要有人傳承,唔係怕會斷」。

  與天水圍潮陽百欣小學合作

  元朗潮僑英歌隊隊長郭豫堅透露,中一時因父親是元朗潮州同鄉會董事,當年需要找家人參加英歌隊,便「捉咗我」參加。當年只玩了2年便到海外讀書,回港後於2005年再次入隊。他不諱言,「這十年變化好大」,隊員短缺是一大困難,曾試過只有17人參與巡遊,今年則有約30多人參與天后誕巡遊。現時主要靠網上、派傳單及區內掛橫額宣傳,招攬新隊員,強調不論籍貫,男女老幼,10至40多歲均可參與。

  除宣傳外,他們亦會到小學教授英歌舞,2013年起與天水圍潮陽百欣小學合作訓練小英歌隊。郭豫堅說,學校將英歌舞列為興趣班,所有3年級學生逢周五必須上此項課外活動,除日常練習外,會從中挑選精英參與天后誕巡遊;又說,到小學任教能招募有興趣的學生,升中後入隊繼續參與,「每年多4個都夠維持」。

  尋找合適訓練場是大難題

  他指,尋找合適的訓練場地也是一大困難,訓練中會練習變陣,需要約2000呎戶外空地,若太靠近民居,會因鼓聲嘈吵而被投訴。他直言,目前在傳承上存有一定的困難,期望未來能設立一位全職教練,更專注培訓學生,讓這項文化得以繼續傳承。

  隊員心聲

  英歌女隊員:當Keep Fit 

  隊內的「女將」車車說,哥哥與弟弟為第一代成員,自小已對英歌舞深感興趣,可惜當時女生不能參加英歌隊。其後曾參與練習,但期間多次受傷,當時即使未能參與演出,仍積極參與英歌隊的活動,如於巡遊時協助拍攝。她於3年前再次加入英歌隊,坦言練習過程辛苦,因所有動作需要很大力氣,平時會靠跑步、行山練氣。她笑言:「當練習(英歌舞)係運動、Keep Fit,好少出咁多汗。」她憶述,去年天后誕表演期間,身體突然感到不適,險些中暑,隨即離開隊伍到旁邊塗藥油,重拾精神後即返回隊伍繼續演出。有兩名小孩的她表示,女兒亦有份參與演出,負責打喳。

  剛練習感辛苦 逐漸覺得好玩

  中二學生Henris指,表姐本身是英歌隊的成員,經她介紹後,去年加入英歌隊。年紀輕輕的他,只需2至3日已學懂英歌舞的基本招式,他說,「想快啲追上其他人的進度」,故十分積極練習。居住天水圍的他直言,剛參與練習時感到辛苦,投入其中後逐漸覺得好玩、有趣,亦為他帶來成功感,後來更「拉埋」朋友一齊參與。訪問過程中,更被隊長及隊員「踢爆」,「加入英歌隊後,瘦咗好多」。

  歷史由來

  又名秧歌舞 至今300年歷史

  英歌舞,又名秧歌舞、鶯歌舞、英雄舞等,是傳統武術及舞蹈結合而成的大型集體舞。黃錦文詳述英歌舞的由來,指潮汕英歌舞由元末明初、清朝至今已有近300多年歷史。當時朝廷政策腐敗、多貪官污吏,忠臣被害,重則抄家滅族,輕則發配邊疆,百姓受苦受害,被迫遷移到其他地方生活。

  演活《水滸傳》英雄人物

  起初遷移至沿海一帶的福建,其後遷移至內陸潮汕地域,「近山靠山、近海食海」。因潮汕地區多是平原,適宜耕種,故此落地生根,以務農為生。農民閒時用農具練武練力,強身健體;五穀豐收、節日時則配以功夫表演助興。後來朝廷得知,便下令禁止農民練武,逃難到此的前官家及長老們便建議改以日常耕種的程序,如播種、插秧、除草、收割等,結合功夫排練舞蹈,故取名「秧歌舞」。

  後來發展至以兩支短竹敲打配合,青年人高興時更會發出與鶯哥鳥相似的叫聲,故又名「鶯歌舞」。後期,潮汕地區的人民崇拜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並加插英雄人物的臉譜於演出中,當時稱為「英雄舞」。其後再改名至現今的「英歌舞」。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