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5

一個有趣的例子 肝氣鬱滯如何治?

2014-07-18
来源:香港商报

   在具體過程中,治法確立了,如何選方?如何遣藥?如何通過處方箋上的一味味中藥還病人以健康?吳永剛舉出若干例子分析中醫潜藥治病的過程。

  例如「肝氣鬱滯」這個證,相對應的治法是「疏肝解鬱」,所選的方劑可以是柴胡舒肝散、也可以是四逆散,而核心用藥是專入肝經之疏肝聖藥柴胡。具體如何給病人開方子呢?如果肝鬱是因肝體(陰)虛,柴胡就要與白芍配伍;若想疏肝既不傷陰亦需要久服,可以選擇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實、甘草);如果僅是單純的肝鬱,則可選擇柴胡舒肝散,與理血之品相配伍,加重疏理肝氣作用。可見,一個寫於紙上的證(肝鬱氣滯),不是簡單的原方照搬,定要根據患者當時的諸多因素遣藥

  組方,通過不同藥物之間的配伍達成目的。他又舉出大家熟悉的經典方劑麻黃湯。麻黃湯僅四味藥: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所治之證是風寒束表證。風寒束表即衛陽被鬱而發熱,并且寒邪越重,衛陽被淤越甚,發熱越高。所以,方中的麻黃之作用,就是發汗開「鬼門」,使寒邪隨汗而解,衛陽淤解則高熱自祛。「這是理論上的界定,臨證組方時一定不是原方的三兩麻黃劑量。如果寒邪襲表重,就加重麻黃的劑量;如果該患平素體弱或寒邪束表不甚就要減輕麻黃的劑量。這一切均是隨著患者當時的具體情况調整的。因此,針對同一個證,哪怕同一種治法,可以用很多種不同中藥配伍體現,用同一種藥物的不同劑量實現,更何况「證」是變化著的,用藥當然也要隨之變化。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