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雙順差時代”終結將帶來什么

2014-12-15
来源:證券時報網

  “雙逆差”時代的到來是不可逆轉的,這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經濟強國必然要迎來的新階段。

  種種跡象顯示,改革開放以來維持多年的“雙順差”局面將發生逆轉。

  所謂“雙順差”,就是指在國際收支中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都呈現順差。簡單地說,就是指出口超過進口,境外來華投資超過中國對外投資。

  近日,海關總署公布了1至11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3.95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僅增長了2.2%,這距離今年7.5%的增長指標顯然差距巨大。如果沒有意外,中國將連續第三年沒有完成進出口增長指標。

  另據商務部的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58.8億美元,同比下降1.2%。而國家發改委則預計,今年全年中國對境外的投資有望超過1200億美元,接近或超過境外對中國大陸的投資。

  也就是說,資本和金融項目下的“順差”今年就將變成“逆差”,而進出口的順差也維持不了太久。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中國“雙順差”逐步逆轉為“雙逆差”?至少有以下幾個因素:第一,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人力成本上升不可避免,其實這也是我們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第二,人民幣對外升值,降低了中國制造的競爭力;第三,貨幣供應量偏大,推高了中國制造的內在成本;第四,企業轉型升級進展緩慢。

  由于“雙順差”維持時間很長,加上媒體不全面的解讀,在老百姓心目中,似乎只有“雙順差”才是經濟蒸蒸日上的表現。如果出現“雙逆差”,就是不可接受的。事實上,很多發達國家都是“雙逆差”國家,可一些瀕臨破產的窮國家也“雙逆差”。因此,我們很難說“雙順差”好,還是“雙逆差”好,關鍵是要分析其中的原因。中國過早結束“雙順差”局面,顯然有喜有憂。

  我認為,從中國經濟的現實出發,資本、金融項目下的“逆差”可以接受,但進出口的“逆差”暫時不應接受。或者說,進出口的順差,還是要想辦法維持一段時間。因為這關系到制造業的興衰,關系到上千萬人的就業問題。辦法無非三個:一是促進產業升級;二是減稅;三是人民幣適度貶值。

  目前人民幣匯率仍然維持對美元的強勢,至少官方公布的中間價是這樣。而美元是當前世界上最強勢的貨幣,未來將繼續升值。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再升值,那將是對英鎊、歐元、日元的“雙倍升值”、“三倍升值”(有些貨幣在主動貶值),這是中國制造業難以承受的痛。

  但話又說回來,“雙逆差”時代的到來是不可逆轉的,這也是中國走向世界強國必然要迎來的新階段。在這樣的階段,投資機會、財富配置將發生新的變化。

  比如,對于企業家來說,改革開放第一個十年機會在廣東,第二個十年在長三角,第三個十年在環渤海和中西部。那么未來十年,也許在走出去。一個大企業,如果未來沒有國際化戰略,發展肯定會遭遇天花板。

  對于白領來說,將來收入最豐厚、升職機會最多的崗位,也許不在北上廣深了,而在非洲、拉美或者東南亞。

  中國還需要建設那么多港口嗎?未來我們的工廠將建在非洲、東南亞、拉美。基礎設施,曾經是中國拉動增長的利器,將來會不會出現結構性過剩?此外,小語種的翻譯需求量會不會大增?這些問題,都需要思考、面對。

  (作者系深圳商報編委)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