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香港一刻都不能放鬆經濟這根弦

2015-01-01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周武輝

  光陰似箭,一轉眼,2014年已然過去,我們迎來了全新的2015年。站在歲月轉換當口,回顧過去一年,香港風高浪急,特別是經歷了長時間大規模的違法「佔中」運動,社會嚴重撕裂,市民身心俱疲,讓香港這個和平法治之城,一度陷入痛苦深淵,無力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令人不勝唏噓。新的一年,希望壞的事物都隨着舊年結束而成為過去﹗

  昨一項最新民調指出,對新的一年,27%受訪者認為政府最需要處理政制問題,對處理經濟問題的關注度則跌至9%,分別為20年來的新高和新低。若因政治爭拗而忽視經濟發展,無疑是危險信號。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改善民生,經濟為大。「佔中」教訓深刻,香港絕不能在一些激進力量牽引下,令政改商討變成政治大角力,進而爭拗日盛,激鬥不休,令政府施政屢受狙擊,社會無法聚焦於重大發展問題,以至無人關心發展經濟,懶理民生急需。本來,推動政改最終目的,還是要讓香港未來更好,港人日子過得更好,如果反而衝擊市民生活,如此政改還有何意義﹖若香港陷入泛政治化巨浪中,放鬆了經濟這根弦,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市民對經濟發展關注度低,或以為港可富裕長久,「食餅」年代還可持續,以至於拋棄發展至上、搵錢緊要的傳統價值。不過財爺曾俊華早就指出,香港必須留意周邊和本地其實充滿了各種風險因素,如果再加上本地政局不穩,可能引發一場完美的金融經濟風暴,後果不堪設想。亦即是說,沒有人能保證政府庫房可長遠充盈,如果不思創富,陷入內耗,香港隨時可以由盛轉衰。

  數字會說話。在去年多個機構評比中,香港競爭力排名均有下降,其中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排行榜,香港排名連跌兩年,「政府決策」跌幅最大成為拖累排名主因,由第18名跌至25名﹔「佔中」惡劣影響之下,10月份滙豐香港採購經理指數為47.7,低於9月份的49.8,私營企業經營環境惡化速度,自2011年9月以來最為嚴重,私企職位亦連續7個月下跌,職位流失率更是16個月以來最大﹔港大香港經濟預測報告則將2014年香港全年經濟增速預期由原來的3.4%大幅下調至2.2%。香港經濟因人為自製風險,近患遠憂具存,內困外壓交攻,危機浮現,挑戰嚴峻,不容樂觀。造成此種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打着「為民主」旗號的「佔中」人士,及其代表的觀點、思潮和行為。

  市民要安居樂業,改善民生,前提必須建立在經濟發展上,建立在加速香港發展,提升競爭力,發揮傳統支柱產業優勢,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大經濟這塊餅的基礎上。「佔中」的教訓告訴我們,以違法失控的方式強推違法政改主張,政治爭拗成為社會主軸,只會鬧得滿城風雨,亂得天怒人怨,搞得民不聊生,發展大計無人過問,經濟損失不計其數。香港若如此折騰,每個社會、經濟、民生問題的討論都被泛政治化,民生焉會不被破壞﹖新的一年,港人必須攜手努力,即讓民主依法循序漸進,保持社會穩定,更加集中精力和注意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惟有如此,香港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