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鞏勝利:“三元”鼎立 人民幣需自我超越

2015-01-29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在2015年的頭20多天,美元走強,人民幣即期匯率卻創下歷史最大跌幅。1月26日,人民幣即期匯率最大跌幅逾1.94%,逼近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2%的單日中間價浮動區間。

  人民幣進入雙向波動周期

  從2014年初到2015年1月25日,美元對一攬子約15種國際貨幣升值超過了14%。但只有中國外匯市場可謂是上演了一幕幕驚變。1月26日,人民幣早間連續第二天大跌,貶值幅度逼近中間價的2%,這是中國人民銀行允許單日浮動的底數下限。美元對人民幣即期最高報6.2572,1月23日收盤報6.2267。人民幣即期較中間價折價達1.9%,創歷史最大幅度紀錄。

  由于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 (不能自由匯率上下、不能自由兌換進出),今天的人民幣面臨“雙刃”變動:一方面,對美元大幅貶值;而另一方面,人民幣對其他全球主要國家貨幣仍出現全部升值狀況。1月22日,歐元QE實施,致歐元對人民幣上周跌至7以下,這也是2001年以來首次。澳元對人民幣也跌破5大關。

  從2015年1月中旬開始,美元指數開始更加走強,人民幣對美元一改年初的升值態勢,出現大幅震蕩貶值。從歐元QE開始,人民幣貶值速度突然加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月22日的收盤價6.2095到1月23日的6.2542,兩個交易日貶值了將近450個基點,為近年來罕見。這也影響了中國國內很多有美元業務負債的境內外企業,最近想要以美元結匯的中外企業明顯增多。

  雖然近來人民幣即期匯率大幅走低,交易者的反應還是比較理性的,并沒有出現大量恐慌性的拋盤;因為2014年底,中國也經歷了幾次人民幣大幅貶值,包括隨后又有一個大幅升值的行情,這跟現在人民幣進入一個雙向波動的周期有關,投資者也逐漸適應了人民幣雙向波動下的心理預期,客戶們早就有了相應的套期保值策略。但在美元持續升值、歐元持續貶值的2015年,人民幣的決策將更加艱難。

  歐元向下 美元向上

  中國人絕大多數不善于外匯買賣進出,除了在過去的2014年美元升值超過13%以外,最近美元一如既往的進入歷史性升值通道,美元成為全球包括中國人的矚目焦點和生活的不可或缺,這是美元2015年無法改變的方向……相反,只有15年歷史的歐元跌得太厲害了,所以歐元與美元爭寵,有很多人徘徊在美元與歐元之間,來回換手,有的將歐元換成美元了。但不管是美元還是歐元,都成了中國人的投資概念,并隨著美元、歐元先后實施QE,豐富了中國人的生活。

  2014年,中國出境游人數超過1億人次為全球之最,如果想出去玩的話,享受高品位的旅游,現在去歐元區、北歐等絕對是比較劃算的兌換時點,但是投資的話,歐元不合適,因為歐元貶值還會繼續,美元繼續升值,就是拿在手里也等于是在投資、享受高回報。

  2015年才過去不到一個月,歐元對人民幣已經跌去了5.5%,1歐元對人民幣“破7”之后,還將繼續下行。1月26日歐元對人民幣報6.9575,再度刷新2013年以來新低。歐元對一攬子國際貨幣綜合跌了超過7%,受歐元實施QE影響,1月23日歐元對美元匯率自2003年9月以來首次跌破1.12,創12年來新低。隨著美元向上升值、歐元向下貶值,美元、歐元、人民幣這三大貨幣占全球貨幣市場超過95%,但美元向上、歐元向下,人民幣砥柱中流的政策逐漸分化。有經濟學家認為,未來美元對歐元達到一比一不是沒有可能,且是全球市場人士心理預期。筆者認為,美元對歐元達到一比一,短期內不會成為現實,這個過程需要技術、實力、全球貨幣以及做架構實施的調整才行。

  中國貨幣政策該不該寬松

  在美國QE六年之后,美元終于進入升值通道,日元大幅貶值,歐元大幅貶值,新興國家貨幣幾乎無一幸免地大幅貶值,只有美元和人民幣表現非常強勢,雖然人民幣贏得了負責任大國的貨幣稱號,但人民幣在美元、歐元雙重壓力之下越來越難以維持強勢,出口會繼續受到壓制,過剩的產能無法消耗,人民幣與一攬子國際貨幣匯率兼容,國內經濟動力則要付出更多、更大的貨幣成本等,降低中國所有運行成本是中國經濟高質量、與國際接軌、有國際競爭力的根源所在——降低人民幣基準利率、準備金率。

  1月26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已經創下了7個月新低。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中間價也開始貶值,這是過去很少出現的。過去一直是人民幣即期匯率貶值,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中間價卻升值,央行通過這種方式來維持人民幣的強勢,來為人民幣護盤。現在中國即期匯率和中間價同時貶值,說明了央行的態度。不要低估這個信號,這個信號的釋放已經明確說明了人民幣開始迎接全球性貨幣戰爭了,順應全球經濟大趨勢。這對中國經濟是好事,有利于中國的出口,有利于中國過剩產能的消化,是中國經濟運行的質量實現重大提高的契機。

  中國應當盡快降低貨幣基準利率、存款準備金率,以與GDP向下與貨幣利率相適應。如果沒有近期美國退出QE,并臨界加息,全球資本開始回流,導致全球貨幣環境供需失衡,也就不至于會有大規模的貨幣戰爭發生,美元占全球貨幣市場超過65%的市場份額。同樣,資本也在流出中國,使得中國的基礎貨幣下降,從外匯占款環比負增長就可以看出。而中國存款準備金率高達20%,全球最高,當年本身就是為了應對熱錢流入而建立的資金池,現在資金外流,那么也就應當將資金池的錢放出,對沖資本的外流。現在,占全球貨幣市場份額超過33%的歐元也開始QE,人民幣又何以不放開更寬松的貨幣策略,以適應中國經濟GDP向下、維持中國經濟的合理增長?

  中國應當逐漸下調經濟增長速度和目標。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消解全球原油、銅、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周期性暴跌的價格,而這些對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調速度并不可怕,經濟數據差一點也不可怕,但要為長遠的中國經濟戰略利益高屋建瓴。要學會像美國那樣,通過調整經濟數據,對金融市場的一些產品進行戰略調控,中國必須要有這樣加強對全球商品定價權的影響。(作者為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