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21省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山西墊底

2015-04-24
来源:騰訊財經

  一季度全國經濟數據公布后,各地經濟“一季報”近日也陸續出爐。

  騰訊財經梳理統計發現,截至昨日(4月23日),全國已有24個省、市、自治區發布了一季度經濟數據,其中,重慶以10.7%的GDP增速領跑,而煤炭大省山西經濟繼續大幅下滑,GDP增速僅為2.5%,目前在排行榜上墊底。

  各地一季度數據顯示,無論是中西部還是沿海地區,在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各地經濟增速大多有所下滑——相比去年一季度,24省份中僅河北寧夏實現“逆襲”,增速同比增長,廣東增速與去年持平,其余21省份經濟增速同比下降。

  多方分析認為,當前經濟內生下行壓力仍大,穩增長政策有必要進一步加碼,尤其是迅速推出一批基礎建設投資項目,以確保經濟得以在二季度趨穩。

  中西部省份經濟增速領先

  已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增速領先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其中,增速位居第一的重慶,一季度生產總值為3306.69億元,同比增長10.7%,較全國一季度增速高3.7個百分點。

  分析稱,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不小的情況下,重慶仍能保持兩位數增長,主要得益于工業的穩定和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重慶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比全國高出4.4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第二;一季度重慶實現進出口總值1404.6億元,同比增長6.6%。其中,出口1117.3億元,增長高達38.5%。

  除了重慶,其他增長較快的省份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沿長江中游的幾個省份均保持8.5%以上的較高增長。例如,江西一季度GDP增長8.8%;湖北增速也達到了8.5%;安徽一季度增速也高達8.6%。

  相比之下,東部沿海的幾個發達省份增速都不高。如上海,一季度增速只有6.6%,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也只有7.2%。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外貿出口受阻,另一方面是很多產能轉移到內地或東南亞。

  京津冀戰略推動河北逆襲增長

  各地一季度數據顯示,無論是中西部還是沿海地區,在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各地經濟增速大多有所下滑。

  例如,與2014年一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天津增速降低了1.3個百分點,福建增速降低了0.9個百分點,河南增速下滑了1.7個百分點,安徽增速下降了1個百分點,陜西降低了2.3個百分點,海南降低了2.6個百分點,新疆比上年同期回落了3.3個百分點。當然也有少數省份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如河北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個百分點,寧夏提高了0.1個百分點。

  距“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已經超過一年。去年一季度,河北在31省份的經濟增速排名中還是倒數第二。去年下半年以來,河北經濟增速出現穩定態勢。一季度,河北經濟增速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是24省份中,同比提高最多的省份,成功“逆襲”。

  作為鋼鐵大省,河北去年集中力量“淘汰落后產能”。受此影響,去年河北的GDP和工業增速都未完成預期目標。今年一季度,產業結構優化的效果初步顯現,服務業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2.2%。

  另一方面,京津冀協調發展也為當地發展釋放紅利。如河北的一批項目列入交通一體化專項規劃;與天津共同出資組建了渤海港口集團;北汽集團整車項目建成投產等順利推進。

  京滬經濟增速均步入“6時代”

  數據還顯示,天津、安徽等15省份的GDP增速“跑贏”全國,河南、寧夏GDP增速與全國持平,其余省份增速都低于7%。

  其中,北京、上海兩大直轄市一季度的增速均步入“6時代”、低于全國水平,這樣的表現也格外引人注目。

  一季度,上海GDP增速為6.6%,增速同比回落0.4個百分點,這是自1991年的最低值。同期北京GDP增速為6.8%,增速同比回落0.3個百分點。

  從統計數據來看,京滬經濟增速放慢主要原因是工業和投資的放緩,不過,兩地金融、科技服務業仍保持較快增長。同時,兩地服務業占GDP比重也居全國前兩位,分別為75%、60%以上。

  專家認為,與其他地區經濟放緩的原因不同,京滬經濟進入“6”時代,是其發展水平所致。

  到2013年北京、上海人均GDP就分別達到93213元、90092元,位于全國第二、第三,早已步入到世行認可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水平。

  能源大省經濟增長疲軟 山西墊底

  “一煤獨大”的山西省在今年開局延續了去年的下行趨勢。今年一季度,山西全省GDP為2577.24億元人民幣,以2.5%的增速在23省份中墊底,同比下跌了3個百分點。去年,山西經濟增速也是全國倒數第一。

  山西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曉東稱,今年以來,山西投資結構持續優化,非煤產業、非傳統產業和民間投資較快增長。但受市場需求不旺、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等影響,全省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山西省工業生產明顯放緩,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降2.9%。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山西經濟增速大幅下跌首先是產業結構過于單一。此外,房產和基礎設施上的投資減少,經濟增速放緩。“山西經濟難以在短時間內提速,可能將長時間面對增長乏力的問題。”

  除了山西,能源型和資源型大省,如新疆與陜西,也面臨著經濟增長疲軟的現狀。在24省份中,經濟增速跌幅最大的省份是新疆,同比下跌了3.3個百分點,增速為6.9%。而在去年和2013年同期,這一數據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此外,陜西也同比下降了2.6個百分點,增速為6.9%。

  陜西省統計局認為,由于石油價格持續走低,石油生產遭受“價量齊跌”雙重打擊,對全省經濟影響較大。

  東三省經濟增速預計不樂觀

  截至昨日,有7省份尚未對外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這其中除西藏外,其余各省區排名可能均較為靠后,且一季度GDP增速難以達到全年預期目標。

  東北地區目前還沒有一個省份公布一季度經濟增速,就之前數據顯示,經濟增速不容樂觀。

  2014年,年度GDP增速的倒數五位中,東北三省皆“榜上有名”。黑龍江、遼寧和吉林三省的經濟增速分別是5.6%、5.8%和6.5%,分別位列倒數第二、第三和第四。其中黑龍江經濟發展面對的挑戰尤為突出。去年第一季度,黑龍江GDP增速僅為4.1%,與設定的全年目標相差4.4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速大幅回落。

  今年一季度,東三省的多項經濟指標繼續走低,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看,1-2月份,遼寧出現負增長,下跌4.5%,增速為全國倒數第一;黑龍江僅微漲0.8%,吉林為增長5.1%。而同期,全國工業生產增速為6.8%。與此同時,東北三地的投資增速下降,遼寧的房地產投資增速1、2月份為-9.6%。

  分析稱,東北三省是老工業基地,制造業占比較高,而且很大部分是落后產能,經濟增長面臨的困難很大。

  4月9日和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吉林調研,并主持了東三省的經濟工作座談會。在督戰東北經濟時,李克強直言東北數據讓他感到“揪心”。

  李克強指出,從全國四大板塊看,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最大、經濟總體指標最低的就是東北。

  調研中,李克強總理為東北經濟開出“藥方”。他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必須把穩增長、保就業、提效益作為緊要之務,推出更多利當前、惠長遠的措施,以促改革調結構促進經濟穩定運行。李克強還給東北立下了“軍令狀”,他要求今年年底,東北三省必須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順利完成。

  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地方穩增長主抓重大項目投資

  鑒于一季度全國GDP增長從去年全年的7.4%放緩至7%,簡單的和前期比較可能尚不足以揭示當前地方經濟面臨的壓力。對一季度GDP增速達標情況的比較會更有說服力,畢竟從全國看,一季度增長7%恰恰符合全年預期增長目標。

  早在去年,各省份就已意識到今年經濟下行壓力會較大,年初,多數省份都主動下調了經濟增長目標。就算如此,多數省份一季度經濟增速未“達標”,目前僅重慶、貴州、天津、安徽等四省一季度GDP增速高于預期目標。

  數據發布前后,包括福建、山東等10多個省相繼召開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多地表示,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要努力穩定經濟增長。

  在部署二季度工作重點時,地方首要強調的仍是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其中交通、水利、城鄉基建等領域是重點,基礎建設投資可能成為二季度穩增長的重要突破口。

  4月14日,江西省政府常務會議提出,實施“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行動,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4月15日,河南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部署下一步重點經濟工作和政策措施,置于第一條的就是“抓好重大項目建設”。會議提出,加快“米”字形快速鐵路網、南水北調受水配套工程、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領域建設。

  4月18日,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也指出,二季度要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城鄉基礎設施和農村飲水安全、薄弱學校建設項目,加快在建鐵路、公路、水利工程進度,盡快啟動一批新的項目。

  此外,福建、西藏、海南、貴州、天津、河北、寧夏等地也都表示,要狠抓項目開工,加快在建項目進度,加快項目審批速度。

  實際上,4月以來,各省重大項目工程已在逐步推出。其中,江西省2015年第一批省重點項目安排193項,總投資697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02億元。福建省發改委、省海洋經濟辦正式印發《2015年福建省海洋經濟重大項目建設實施方案》,確定全省重點推進254個海洋經濟重大項目。

  “增長這么弱,只能搞基建,下一階段在中央貨幣寬松的配合以及一帶一路大戰略的推動下,地方將掀起繼1992年南巡、2003年區域振興、2009年四萬億之后的第四次基建投資熱潮。”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微博)說:“我們預計2015年要完成7%的GDP目標,基建投資增速至少要達到25%,規模達到14萬億元,其中‘鐵公基’和水利環保是主要增長點。”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