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非遺展臺:興山民歌

2015-05-1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興山民歌被稱為薅草鑼鼓的民歌因其特有的「興山三度音程」被文化部定名為「興山民歌」,興山古歌是流傳於湖北省興山縣各鄉鎮及其東、南、北部的周邊地區的漢族民歌音樂。

  經考證,興山民歌明確的歷史已有800多年。而從蘇東坡聽黃州人群聚謳歌,「其音亦不中律呂」,可推知此歌韻律已流傳900多年;劉禹錫《在建平聽里中兒聯歌》說:「聆其音,中黃鐘之羽」,更是可將其歷史上溯至中唐。再與曾侯乙編鐘三度定律結構一致的特點來看,其歷史淵源可以上溯到2400多年前。特別是1992年出土的商周青銅「豬磬」的三聲結構關系與興山三度三聲腔民歌的結構幾乎相同,這也為其源遠流長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興山古歌音調奇特,不見經傳,讓人不識音高、不辨調式、不易歌唱。其實,它在音階結構中含有一個介於大、小三度之間的音程,被命名為「興山三度音程」。這個獨特的音階證明了在荊楚音樂文化中存在著一個與樂器考古發現的律制相一致的口傳文化。2006年5月20日,興山民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