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24

新興市場不可棄

2015-12-15
来源:香港商報

  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新興市場不可棄

  2015年是驚濤駭浪的一年。一月甫始,瑞士央行宣布瑞郎與歐元脫恥。經過2008年金融海嘯一役,市場忙不迭計算脫恥釀成「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結果只有東歐幾個小國乘瑞郎低息之便,大舉貸出瑞郎按揭,幸規模仍可控制。「杯弓蛇影」與否,今年在中國大動作救市之際,不少大行也提出內銀「系統性風險論」,以解釋中央緣何不惜一切托市。

  執筆之時為2015年末,市場仍聚焦在「新興市場放緩,但聯儲局將加息」此醞釀多時的主題。觀察投資者現時對新興市場宛如計時炸彈的態度,其實反映了市場對這些國家在后海嘯時期,經濟蒸蒸日上的懷疑。眾所周知,中國及巴西的繁榮全靠借貸支撐,不少更為美元債務;聯儲局如執意加息,帳上及帳外的貸款必受程度不一的影響。而在經濟放緩、外資撤退的背景下,資產質量惡化的速度只會有增無減。加上兩國金融系統的透明度一向較低,或許連當權者也難以預估,究竟哪一個宏觀或微觀因素會戳破堆積多時的泡沫。對新興市場系統性風險的擔憂,或許是投資者對相關資產避恐不及的癥結所在。

  資產尋底時為「入貨」好時機

  不過,這并不表示新興市場在2016年毫無投資機會。以「相反理論」角度來看,相關資產尋底時,便正正是「入貨」的好時機。一如前述,新興市場始終是未來環球經濟的增長引擎,以中國及印度為例,兩國經濟最近雖見放緩,但GDP的平均增速仍維持在5%以上。相反,成熟市場如美國及歐洲,增長速度受行業轉型及人口老化所限,若能維持在3%便很不錯了。因此,新興市場仍是投資者不能忽略的一塊,并將會是提高資產回報的主要推手。

  然而,鑒於「息魔」來襲,2016年對新興市場來說仍危機四伏。不過,「有危即有機」,個別新興市場的投資機會也不少;「改革」將會是關鍵二字。過去十年,新興市場國家借中國崛起之力及低息時代帶來的廉宜借貸成本,大肆增加產出及消費,卻忽略了在經濟增速時期,必須同時顧及的制度改革。結果,不少新興市場經濟高速增長,政治及法律制度等卻相對落后,故近年陸續遇上發展瓶頸。因此,如新政府挾著「改革」口號上臺,往往會帶來投資憧憬——印度便是顯著例子。

  現時投資者可伺機而動

  當然,新興市場的繁榮往往孕育了不少勢力龐大的既得利益者;面對改革,這些團體必然會極力抗衡,令新政府的改革措施力有不逮。因此,如改革「雷聲大雨點小」,且宏觀環境欠利好因素,投資者失望之餘必會撤資,并在風險胃納回歸及經濟數據轉佳之際方會重新投入相關資產。不過,對東驥基金研究部來說,市場情緒極差時,方為入市良機,故現時諸位其實已可伺機而動。部分新興市場如墨西哥及印度等,在2015年已累積一定跌幅,如改革政策明年漸現曙光,必會獲得投資者青睞。

  全球華人國際投資交流會主席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逢周二刊出)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