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旅業數據單月回升難言拐點已到

2016-08-11
来源:香港商报

   訪港旅客連跌13個月后止跌回升,旅發局昨公布,7月份整體訪港旅客增長2.6%,是由於內地訪港旅客止跌回升所致。單月游客數字的反彈一掃旅業持續低迷的陰霾,固然可喜,惟就此認定旅業拐點到來仍言之尚早,需要持續觀察。目前香港旅游業依舊面臨嚴峻形勢,挑戰多多,要想提升競爭力,吸引更多旅客來港及消費,仍有諸多深層次問題,以及不確定因素需要解決。打鐵還需自身硬,香港要重振旅游業,最重要是專注做好自己的本分,展現香港多姿多采的一面,在旅游產品、景點資源、酒店服務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向高增值方向發展,并做好保障消費者權益,重回優質服務、文明待客的取勝之道,自然能保持足夠吸引力,讓旅游業長做長有。

 
  從去年開始,香港旅游業顯現頹勢,今年形勢仍不容樂觀,上半年整體訪港旅客按年下跌7.4%,其中內地客跌幅10.6%,自由行游客跌幅36.7%,其他客源地市場也普遍不景氣。7月旅客數字雖有所增長,不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新市場下跌5.7%,是依靠內地旅客同比增加2.2%,帶動整體旅客人數增長。這至少說明兩點,一是內地仍是香港最大客源市場,影響力不容忽視,如果是內地客下跌已近見底,開始回升,對香港是利好,但由於有暑假效應,這種見底反彈是否短暫,需要時間驗證;二是香港冀大力開拓和吸引新客源,以填補內地客的減少,效果差強人意,要不是推廣力度不足,要不就是本身吸引力不夠,或者兼而有之。
 
  可見,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周邊旅游市場競爭激烈,特區政府和業界仍要多想辦法,讓香港旅游業獲得轉型升級,提升旅游業的競爭力,游客一時的回升并不能證明旅游業的苦日子已經到頭。更何況,今年上半年,整體訪港旅客人均消費6492元,較去年同期下跌14.6%;而內地客人均消費7105元,較去年同期下跌15.8%,說明旅客游港消費模式出現結構性改變,非以購物尤其奢侈品為主,且短途客居多,在本港旅游零售業沒做好適應調整前,就算旺丁也不旺財。
 
  香港要振興旅游業,需要練好內功,除保持原有優勢,完善配套設施,還要進行結構性調整,多元發展,開拓出路,以增加對海內外旅客的吸引力。例如可組織業界、學者專人重整、發掘和設計本港新的旅游文化、景點和路線,打造具本地特色的文化創意旅游;加強區域合作,利用好珠三角的旅游資源,加快「一程多站」式旅游項目的實施;舉辦不同類型的大型活動及盛事,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帶動更多旅客訪港及延長他們的留港時間等。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確保香港的穩定與安全,不能受到「港獨」破壞,辱客趕客歪風,必須得到遏制;欺騙旅客事件,必須依法打擊。如此,香港就能變被動為主動,好客之都贏回四方客,相信那時才是旅業拐點的到來。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