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港版熔斷機制下周實施 涉81股 料觸發機會小

2016-08-2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訊】記者莊海源、伍敏報道:港交所將於下星期一(8月22日)推出俗稱「冷靜期」或「港版熔斷機制」的市場波動調節機制(VCM),以防範可能引發系統風險的極端事故,如程式交易錯誤。港交所強調,市調機制并非要停牌、停市或限制個股的每日價格波幅。綜合市場意見,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港股出現類似A股熔斷狀况的機會不高。

  據悉,市調機制僅適用於恒生指數及H股指數成分股,共81隻股票。當相關股份的即將成交價,超出5分鐘前最后一次交易價格的±10%時,即觸發5分鐘冷靜期,屆時有關證券只可在指定價格範圍內交易。每隻股份在每節交易時段(早市和午市)最多只會觸發一次冷靜期。冷靜期并不適用於開市前時段(上午9時至9時30分)及收市競價交易時段(下午4時至4時8分至10分)、早市及午市交易時段的首15分鐘(上午9時30分至9時45分以及下午1時至1時15分)及午市交易時段的最后15分鐘(下午3時45分至4時),以免妨礙價格發現。

 

  交易者可選擇參與實習

  為讓交易所參與者在真實環境中進一步熟習市調機制,港交所特別從今日開始舉行一個半日的實習環節,所有交易所參與者可自行選擇是否參與是次實習。

  本港現貨市場過去9年的回測數據顯示,香港股市大部分時間未觸發市調機制,包括去年港股「大時代」和今年1月全球金融市場顯著下跌時期。不過,在2007年港股直通車熱潮、2008年美國次按危機導致雷曼兄弟破產和全球金融風暴時期,市調機制每月約觸發一次;衍生產品市場則在9年內觸發兩次。

  港交所市場科主管李國強表示,根據港交所研究數據,81隻成分股的交易中,透過電腦程式買賣的交易占逾半。他表示,推出市調機制是想避免這些股份的股價在程式買賣出現重大變動后,產生不適當的雪球效應,而根據過往數據,這81隻股份觸發機制的可能性不高。

  未涵蓋港股通中小型股份

  在深港通開通后,港股通中將有更多中小型股份可供內地股民投資,被問及市場調節機制應否亦涵蓋這些股份時,李國強回應稱,暫不作考慮,但會繼續聽取市場意見。

  他談到:「市調機制的作用并非限制由基本因素引發的股價波動,市場人士不應將其視為停牌機制,也不應將其與某些市場采用的每日漲跌幅限制混淆。如果股價波動是由基本因素引發,在市調機制的5分鐘冷靜期過后,該股票交易將恢復正常,不受干預。此外,港交所計劃於今年第四季在旗下衍生產品市場推出市調機制,將只適用於恒指、小型恒指、H股指數及小型H股指數期貨市場的現月及下月合約(現共有8種合約)。

  「冷靜期」與A股熔斷有別

  金融證券界人士認為,港股觸發市調機制的可能性不大。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繆英源指出,本港的「冷靜期」與內地的熔斷機制有很大分別,「冷靜期」內可繼續落盤,內地的熔斷機制則是停牌。而且,本港的市調機制現只涉及81隻成分股,出現熔斷的可能性極低。他認為,應待市調機制運作半年或1年后,相關機構再就5分鐘「冷靜期」、最后一次交易價格的±10%等內容進行檢討。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表示,本港的市調機制對內地相關政策有一定參考性,可為參與「滬港通」、「深港通」的內地投資者提供保障。他說,除非出現股災,否則現階段市調機制所包含的成分股觸發機制的機會不大。

  機制為保障投資者利益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杰分析稱,內地A股的波動性較大;相較之下,港股以國際投資者較多,波動性不大。他認為,正常情况下,港股不會觸發市調機制;而在不正常情况下,市調機制可保障投資者利益。他對市調機制持中性態度,認為機制始終令交易多了規矩,不過亦認為市場需要一段時間消化。

  關於VCM推出的背景,港交所表示,20國集團及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曾發出監管指引,要求各大市場設立相關機制以應對波動市况產生的系統性風險。經諮詢后,港交所決定推出簡單易行的市調機制模式,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保障的同時,盡量減少對交易的干預。

  磁吸效應成市調機制陰影

  今年首個交易日,也是內地推行熔斷機制的首日,A股即遭遇史上首次「熔斷」,令投資者記憶猶新。此后,對於熔斷機制減緩還是加劇了市場波動,市場一直存在爭議。今年初A股實施熔斷機制引發的「磁吸效應」,一度導致上證指數出現連環暴跌,如今港股實施市調節機(VCM),分析普遍認為,港股大價股承托力較大,但細價股因為散戶多,容易出現恐慌性拋售。磁吸效應致A股接連熔斷

  所謂「磁吸效應」是投資者因懼怕暫停交易導致流動性缺失,當股票價格接近熔斷閾值時,熔斷閾值會像磁鐵一樣將價格加速吸向熔斷閾值,如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加速股價下跌速度。

  今年一月初,內地A股熔斷機制推行以后,在4天內4次觸發熔斷,其中兩次導致停盤。1月7日,滬深股市開盤僅13分鐘,滬深300指數就跌破5%觸發熔斷,暫停交易15分鐘;9點57分重啟交易后,滬深300迅速跌破7%,熔斷至收盤,整日累積交易時間僅約15分鐘。中國證監會之后權衡利弊,認為該機制負面影響大於正面效應,決定暫停熔斷機制。散戶恐慌性拋售或加劇波動

  有分析認為,A股熔斷機制因閾值設置太低才容易引發「磁吸效應」。另外,內地實行「T+1」制度(即當日買進的股票,必須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亦是導致恐慌的原因之一,因為在市場出現極端波動的情况下,投資者無法即日來回交易化解風險。

  至於香港市場波動調節機制生效后,會否如內地之熔斷機制般產生磁吸效應,財經評論員黃志陽認為要視乎個別股份及投資者。若藍籌股接近觸及點,因為機構投資者參與較多,會有較大承托,磁吸效應未必太大;相對的,若未來機制擴至細價股,因散戶參與較多,可能會出現恐慌性拋售,從而增加冷靜期后股價進一步大跌的可能性。

  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亦認為磁吸效應是存在的。不過由於首階段機制適用範圍遍及恒指及國指成分股,這些大型股份的波幅一向不大,因此機制不會經常被觸發,所謂的磁吸效應,亦不會經常顯現。除非機制未來擴展至波幅大的細價股股份時,才有機會造成冷靜期結束后,股份波動變得更大的情形。香港商報記者伍敏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