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網絡文學與當代現實生活

2016-11-07
来源:光明日報

  (圖源于網絡)

  網絡文學是直面讀者的文學,網絡文學在線更新,和讀者及時互動,作者知讀者之痛癢,讀者為作者建言,作者和讀者趣味相投,更重要的是網絡文學所寫的內容與讀者的生活緊密相關,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接地氣、樹正氣、有情趣,它往往能撥動讀者的情感之弦,幫助讀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激發讀者的內在潛能,激起讀者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氣。

  表面上看,那些玄幻、穿越、歷史架空小說所構筑的想象世界似乎離現實生活很遠,但它離讀者的情感其實很近。它通過升級、奇遇、金手指、開掛等途徑讓主人公由“廢柴”變成可以“逆天”的世間強者,這個過程中主角會經歷各種磨難,但憑借過人的智慧、堅強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闖過一道道關,其中還會有友情、愛情等方面的故事,涉及團隊精神、家國情懷、人生境界等精神層面的問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角不畏強權、不畏困難、永不放棄、永不言敗的奮斗精神。這樣的故事給讀者的精神影響是積極正面的,它給讀者以夢想,也強化了所有的幸福都主宰在自己手中的道理,幫助那些漸漸長大的青少年讀者逐漸獲得獨立意識并找到自我。“唐家三少”小說中的主角形象是善良、勤奮、上進、孝敬父母、忠于愛情的“光之子”,滿滿的都是正能量。“高樓大廈”干脆將自己小說的主人公取名為羿立(毅力),其用意不言而喻。這些小說幾乎都可以當作勵志故事來讀,是寫給青少年讀者看的,故事讀來輕松、有趣,其內在的價值觀念是明晰的、積極的,符合社會主流價值。

  在那些直面現實的作品中,很多作者都現身說法,以自己為原型來寫作,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寫進小說,讓讀者獲得參與感,并從中獲得生活的經驗。鮑鯨鯨的《失戀三十三天》、李可的《杜拉拉升職記》、曼陀羅天使的《七年之癢》《紙婚時代》《親人愛人》,這些網絡小說以切近現實生活的筆觸,和讀者一起面對生活難題,作者用生活智慧教會讀者如何經營情感、事業、家庭,如何面對階段性的人生困境,如何活得更精彩。這些作品的理念是“小說是有用的”,而非只是簡單的消遣品,它洞明世事、人情練達,能幫助讀者提升認識生活的能力。

  (圖源于網絡)

  文學對現實生活的干預,主要是通過讀者的閱讀來實現的,讀的人越多,作品產生的影響才會越大。網絡文學在面對讀者群時,是自覺分類的,根據讀者的需求“量身定制”,類似玄幻、歷史、穿越、懸疑、游戲、職場、言情等作品分類標簽針對的是不同讀者的口味,這種分類細化的做法類似文化超市里陳列的各類文化產品。讀者在選擇這些作品時,選擇的是一種情調和趣味,粉絲讀者群是通過趣味“扎堆的”,通過閱讀中的互動,共同探討一些大家關心的問題,獲得不同層面的精神生活體驗。

  如果說傳統紙媒文學是小眾的,那么網絡文學就是大眾的;傳統文學是厚重的,網絡文學是輕逸的;傳統文學是“燒腦”的,網絡文學是悅人的;傳統文學是作者的文學,網絡文學是讀者的文學。類型化的網絡文學更接近通俗文學,與大多數通俗文學一樣,網絡文學的價值觀念是持中的,是大多數讀者能接受的,少有價值觀的探尋,多的是對已有社會核心價值觀念的明晰和強化。網絡文學傳承通俗文學的傳統,類似古代說書場的故事,又有網絡時代的大眾文化印跡,在環環相扣的故事中,既有傳統精神價值的弘揚,也有對現代觀念的書寫。

  網絡文學對讀者的引導是通過人物故事、人物形象激發讀者的認同感,通過一些感悟式的“格言”“警句”,為讀者舒緩壓力,放飛夢想,識理明志。幾乎每一部走紅的網絡小說都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被讀者津津樂道,有一些“名句”被粉絲讀者轉錄、傳閱。讀者閱讀故事時,不知不覺地和人物同呼吸,并從中汲取精神動力,化為自身心智情感結構的一部分。網絡文學中的“大道理”是春風化雨式的,因為精彩的故事是首要的,網絡文學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啟發讀者思考生活,勇敢面對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文/周志雄 山東師范大學網絡文學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