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老舍《四世同堂》英文原稿現世 超十萬字內容將曝光

2016-11-23
来源:凤凰网

  將近70年前作家老舍著作《四世同堂》在美遺失原稿已經被找齊、譯出並將全文刊登在下一期《收獲》上。這將是老舍先生這部巨著第一次真正以本原的面目示人。

 
  《四世同堂》是老舍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和最高成就。但是可惜這部著作是個殘本。據老舍當年初步設計,這部著作分為3部,共100段。它於1944年在重慶的報紙開始連載。老舍本打算用兩年時間寫完,但由於時局動蕩和作者罹患多種病痛,直到1945年底他才完成第一、二部。此後,老舍接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它的第三部是在美國完成的。但《四世同堂》第三部的最後13段由於各種曆史原因並未出中文版;後文稿在文革中被毀。而幸運的是,其英文版在1951年先在美國出版了,這給複原它留下了一絲希望。那時它的中文版僅剩87段。198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書時,只能從《四世同堂》英文版返譯了這最後13段,才勉強湊齊。
 
  但是眾所周知,這絕不是老舍的原稿,因為它是經過美國出版社和編輯動手術和大量刪減後的節選本和刪改本。據這樣的本子做研究,是很難得窺老舍原始設計和創作全豹的。但是,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此後研究者只能按照這個僅有的閹割版本作為研究的依據。雖然大家知道老舍一定有原始設計和原稿在世,但時過境遷,茫茫大千世界,又能從何處找到當年老舍的原稿呢?
 
  非常幸運地,有個有心人和翻譯家對這件事一直在關注。上海譯文出版社總編輯趙武平先生近年來專注於現代文學史料挖掘特別是老舍先生美國遺文的考證搜求工作。他多次赴美進行研究和考據,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紐約公立圖書館以及美國各地勉力搜求老舍資料和當年老舍的友人賽珍珠、史沫特萊、王瑩以及老舍的文學經紀人、出版商等等人物的第一手資料。值得慶幸的是,經過篳路藍縷的刻苦搜求,他終於找到了當年老舍跟老舍的合作者、包括老舍在美國創作完成《四世同堂》第三部後尚未發表中英文版以前的譯者的全部資料。最堪額手稱慶的是,趙武平找到了老舍《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原始翻譯手稿。
 
  這原始手稿是老舍跟《四世同堂》第三部譯者合作的結晶,它是完全根據老舍那時剛剛完成的第三部“饑荒”的未刊稿譯成的。我們知道,老舍是通英文的,雖然其英文程度尚不足直接用來創作,但是讀懂譯文、進行潤色和討論書稿內容是足夠的。趙武平發現的這份珍貴的原稿就是當年老舍跟此書的英文譯者蒲愛德每天合作翻譯、共同完成的成果;它是老舍最終參與定稿的原件。因此,可以說,它是目前為止世上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老舍原作本來面目的版本。
 
  找到了原英文稿,只是萬裏長征的開始。它並不意味著就能夠還原老舍的著作。為此,趙武平近年來全力投入這項工作,他深入研究老舍的生平、他在美國的一切;此外,更重要的,是深入研讀老舍的全部著作,認真體會老舍寫作的風格、遣詞造句和展示故事的技巧,仔細揣摩老舍的語氣、修辭和表達感情的方式。這裏面最難做到的是將老舍的表述風格內化進自己的翻譯,從而真正呈現出老舍作品的風貌。眾所周知,老舍先生是個語言大師,揣摩和模仿他的語言是要冒風險的;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或是一條得不償失的不歸路。但是趙武平經過多年的潛心努力,他做到了。他不只是翻譯了老舍的著作,而且力圖原汁原味地將它呈現出來。為了翻譯這部書,他不僅研究老舍,而且研究老舍同時代作家的文學語言和北京方言,研究那時的文化風情以及民俗。最後,他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最大限度傳遞出來的老舍的風貌。
 
  當年老舍急著趕回新中國為祖國效力,他跟譯者蒲愛德完成了英文譯稿後就匆匆回到了北京。但是這本書在美國出版還是受到了波折。基於意識形態和文化、文學表述及讀者趣味等種種原因,出版商雇用編輯對這本書的英文譯稿進行了大量的刪改、重新組合以及情節、人名和內容等方面的篡動。那時,老舍已經回國,對編輯的刀斧已然無能為力;他對這個出版後的譯本當然不滿意。他一直擔心這部書能以什麼樣的面貌面世;他也聯系譯者蒲愛德表示這種憂慮。而這本書的譯者蒲愛德對此也憂心忡忡但無能為力。看到出版後此書被肢解的情形,她也是無限心酸。因此,國內現在流行的依據這樣的英文版本(暨哈考特版)翻譯出來的內容顯然有違老舍先生的原意的。但可惜的是,它卻似乎又是《四世同堂》唯一能夠找到並補足故事的依據。這是一個聊勝於無的選擇。現在,幸運的是我們有了趙武平根據老舍英譯原稿重新還原的新版本了。
 
  趙武平將他發現的英文原譯稿和英文出版稿進行了對讀,一字一句地仔細爬梳。他發現未被肢解的英譯原稿第三部《饑荒》原始內容比出版後的英文回譯版(哈考特版)多出了九章。
 
  趙武平發現,當年英文編輯的肢解手段有時是直接刪去章節,比如老舍原著的第27章、36章全部被剔除。此外的手段還有刪節合並,比如將原稿的23、24兩章合並為一章。但第三種方法最可怕,那就是將不同內容和情節重新並列組合,把不同的人、事篡改成另外的內容和情節;甚至把人名都進行了改變,有時候是張冠李戴。這樣的部分是最難複原的。所幸,我們現在有了這個趙武平新譯本,這樣的問題就都將迎刃而解了。
 
  《四世同堂》的第三部,英文(哈考特版)書刊出的僅是原書內容的20章。這次趙武平補譯出了16章,這是一項可貴的填補空白的工作。有了它,老舍研究將會更臻圓滿。
 
  趙武平的《四世同堂》第三部“饑荒”的譯文將會在下一期的《收獲》雜志全文刊載,計有十萬七千多字,50多頁。這是件功德無量的事情。一是足可以告慰老舍先生的在天之靈;二是它對現代文學研究有巨大貢獻,因為這次的發表原譯稿終於可以使研究者得窺全豹——過去國內學者只能根據殘卷和閹割的結尾做文章和治史,其論斷當然是可疑的。另外,趙武平在文學史上這種不畏艱難搜求原稿、複原名著嚴肅治史的精神也是值得提倡的。
 
  最後,還值得指出的是這部作品名目在英文版本史上的幾次變遷。此書的中文名目是《四世同堂》這沒有什麼疑問。但是譯成英文時它的書名被改成了《黃色風暴》,據老舍的信中說這是他的主意。因為這或許更貼近美國讀者的理解且有異域色彩,雖然譯者蒲愛德不喜歡這個書名(蒲愛德在她的英譯原稿上仍然堅持譯原名《四世同堂》)。可有趣的是,在英文哈考特版出版時,除了《黃色風暴》的英文名字之外,這本書的封面上居然赫然有著四個醒目的四個中文大字書名《風吹草動》。這樣,這本書居然就有了三個書名了。到底是誰給了它這個書名?是老舍先生的主意嗎?這些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
 
  所幸,這次真正的老舍又回來了。在趙武平的新譯本中,這本流落海外近70年、曾經被改得面目全非的現代中國文學史上的巨作終於又能以它的真實面目再次展現在廣大讀者和研究者面前了。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