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投行相繼看好大宗商品

2017-03-0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國際投行研報相繼看好大宗商品市場。

  高盛近日發布大宗商品研究報告稱,目前全球經濟向好,PMI數據等「軟指標」加速上行。該行表示正在等待商品需求的「硬指標」出現改善,並相信2017年2季度的商品需求將超過供給,倉儲將下降,繼而使商品價格大幅上揚。同時,金屬價格上行幾率大於石油。

  金屬漲價幾率大於石油

  高盛仍在「硬指標」上尋找經濟強勁跡象,它將會在商品數據上體現出來,最終需求將大於供給,庫存下降。高盛認為,在金屬方面,中國的經濟前景仍是關鍵,即使世界其他國家經濟增長加速。高盛認為,金屬價格的上行幾率大於石油。這是由於金屬需求對全球經濟活動改善(資本支出、製造業)的反應更為強烈,石油還受到來自美國頁岩油供應的抵消作用,因此料金屬價格將開啟強勁上升勢頭。

  而在石油方面,2016年石油需求的強勁增長在高盛預期的時間之前結束,使其看到了更高的需求水平,加上核心OPEC國家和俄羅斯的減產,足以抵消美國鑽探活動的增加,並在今年第二季度將轉化為石油庫存的大幅下降。因此,更強勁的調查數據使高盛預計,未來石油需求增加的風險逕直上升。

  中國正逐步獲取定價權

  花旗則在公布的研報中稱:「過去兩年來,我們發現,推動金屬等商品的力量,已經轉移到了東方。」

  花旗稱,以最重要的工業金屬銅為例,中國期貨市場交易量已經遠遠領先傳統的倫敦市場。

  2016年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交易的銅合約,相當於日均302萬噸。而同期倫敦LME期貨銅交易量僅為150萬噸。LME銅交易量目前僅為上海期貨銅交易量的一半。

  事實上,從鐵礦石到大豆等各種主要大宗商品,中國均是全球第一二大的消費國。從90年代設立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來,中國目前已經擁有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所,中國不希望繼續做被動的價格接受者。

  數據顯示,自去年年底以來,隨著中國經濟觸底反彈,包括銅、鐵礦石、煤炭等基本金屬原材料價格一路飆升。儘管一些分析師指出市場力量將導致大宗商品回調,但是在「中國力量」推動下,大宗商品依然持續上漲。

  去年5月,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上海衍生品交易會議上表示:「中國現在正面對『一生一次』的機會,成為全球大宗商品定價中心。」而在上周日中證監發布會上,劉士余主席稱,要積極準備「原油期貨上市」。

  但花旗報告也提到,中國要成為全球大宗商品定價者,仍然面臨一些技術上的困難和挑戰。

  花旗報告認為:「LME銅至少在未來兩年的交易合約上都有充足的流動性,而相反,上海期貨交易所3個月後的合約就鮮有人交易。」

  此外人民幣仍然不能在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以及監管機構對外資參與中國期貨市場的限制,依然制約中國期貨交易所提供全球基準的價格。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