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心肺復蘇會促早訂「好人法」

2018-11-19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潘仲男報道:日前香港消防處推出「任何仁」的宣傳活動相當成功,並引起社會關注施救病人,會否引致潛在法律風險。香港心肺復蘇委員會昨召開記者會發出聲明,認為香港有需要制訂《好撒瑪利亞人法》或類似法律,以保障好心的市民,亦可減低公眾對於向傷者施救引起傷亡需負上責任的顧慮,相信將有助增加傷者的存活機率。

  港院外心臟驟停存活率較低

  香港心肺復蘇委員會會長蕭粵中,每遲一分鐘為病人進行急救,死亡風險會增加7%至10%。與許多發達地方相比,香港的院外心臟驟停存活率較低。他引述指據一項全港院外心臟停頓個案普查,在院外發生心臟停頓、終能被救活出院只有2.3%。而普查的5000多宗個案中,只有16.6%有旁觀者施行心肺復蘇法。

  蕭續說,與許多發達地方比較,香港的院外心臟驟停存活率較低,主要因觀者施行心肺復蘇法的比率亦較低。而其中一個主要障礙,是因擔心有引致法律訴訟的可能性。不少發達地方已就此實施《好撒瑪利亞人法》,以減低這障礙的影響。當改變現行社會風氣,相信也會吸引更多人學習心肺復蘇法。

  大律師:確有被索償可能

  就可能引致法律訴訟的風險,執業大律師沈智輝稱,過往香港並沒有未經專業訓練施救者被起訴的案例,但硬要說也不會有律師能完全排除有訴訟的可能,立法有助保障好心的市民。現時一旦施救過程中壓斷傷者肋骨,施救者的確可能因此被民事索償。他又指,現時沒有「善良行為」的定義,一般是根據「大眾可接受的行為」,認為可以參考其他實施相關法例的地方,再商討哪些細節適用於香港。

  蕭粵中補充,「做咗總好過唔做」,如在救護車來到之前為心臟停頓人士進行心肺復蘇法,患者的存活率可增加一倍,建議政府要「雙軌並行」,一方面應就《好撒瑪利亞人法》作討論和諮詢,另一方面應加強公眾教育,令無受過訓練的人都可以掌握急救技術。他又指日本及新加坡等於中小學已有急救教育。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