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发射!

2020-07-23
来源:新華社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後,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後,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任务)。新华社

  对宇宙千百年来的探索与追问,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梦想。从古代诗人屈原发出的《天问》,到如今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梦想不止步。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表示,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目标是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同时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推动中国深空探测活动可持续发展。

  「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实现对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徵、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的研究。」刘彤杰说。

  中国火星探测作为开放性科学探索平台,包括港澳地区高校在内的全国多地研究机构积极参与研製过程,并与欧空局、法国、奥地利、阿根廷等组织和国家开展了多项合作。

  此次火星探测任务於2016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具体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为工程总体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製运载火箭系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製探测器系统。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组织实施发射、测控。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抓总研製地面应用系统,负责科学数据接收、处理、存储管理等工作。

  五大看点!这份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观赏指南」请收好

  世界首次一步实现火星探测「绕、着、巡」,最远距离达4亿公里如何实现超远距离深空通信?火星探测器发射後将经历怎样的历程到达火星?记者为您梳理了一份此次火星探测的「观赏指南」。

  世界首次:一步实现「绕、着、巡」

  火星是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4次探测任务,其中成功了24次,火星是目前人类认识最深入的行星之一。

  通过以往对火星的探测,人们在火星上发现了存在水的证据。火星上是否存在孕育生命的条件以及火星是地球的过去还是未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科学家心头,成为火星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凭借火星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超强阵容,可一步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在首次实施火星探测任务时从未实现过的。

  相比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任务的难度更大。由於火星相对地球距离较为遥远,对发射、轨道、控制、通信和电源等技术领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师兼环绕器总设计师王献忠介绍,研製团队不仅攻克了火星制动捕获、长期自主管理等关键技术难点,更实现了地火间的超远距离测控通信,并将通过环绕探测实现火星全球性、综合性探测,完成火星表面重点地区高精度、高分辨率精细详查。

  临门一脚:制动捕获「踩刹车」

  火星捕获是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火星探测器从地球飞向火星的过程中,能够被火星引力所捕获的机会只有一次。利用火箭助推,探测器获得了摆脱地球引力的能量,使用精心设计的转移轨道,探测器能够最终顺利抵达火星附近。

  然而,受限於携带的推进剂有限,环绕器在抵达火星後,必须把握住唯一的机会对火星进行制动捕获。此次火星探测任务捕获时探测器距离火星仅400公里,而此时探测器相对火星的速度高达4到5公里每秒,一不留神就会撞击火星或飞离,捕获的成功与否成为火星探测任务成败的关键。

  在这一制动捕获过程中,火星环绕器面临诸多挑战。由於捕获时探测器距离地球1.93亿公里,单向通信时延达到10.7分钟,地面无法对这一制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只能依靠探测器自主执行捕获策略。此外,在制动过程中,环绕器需要在自身出现突发状况时自主完成相应处理,最大限度保证火星捕获成功。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介绍,捕获过程中,火星环绕器需要准确地进行点火制动,如果制动点火时间过长,探测器速度下降过多,探测器就会一头撞上火星,如果制动点火时间过短,探测器速度过快,就会飞离火星从而无法进入环绕轨道,这对环绕器的自主导航与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

  4亿公里:超远距离深空通信

  环火飞行阶段,由於地球和火星的运行规律,探测器距离地球最远达到4亿公里。为了解决超远距离通信问题,火星环绕器装备了测控数传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系统重量轻、通信效率高、通信链路可靠的目标。

  为补偿空间衰减,火星环绕器配置了大功率行波管放大器以及大口径可驱动的定向天线,大幅度提高探测器到地球通信能力。

  自主管理:探测火星需要会思考的「大脑」

  通常情况下,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都是由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卫星的实时状态和任务要求进行控制的。但火星环绕器由於探测器到地球的距离远,通信延时大,无法完全依靠地面指令对星上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实时处理。

  此外,环绕器与地面站通信有其空间的特殊性,导致通信中断(「日凌」)的时间最长可达30天,期间需依靠自身完成长期任务管理,并在出「日凌」後及时调整天线指向,迅速重新与地面建立联繫。

  据悉,在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关键节点,自主管理同样需要发挥巨大作用。在火星探测器进行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分离时,环绕器需在短时间内完成3次调姿和2次变轨,对姿态及位置测量及控制精度要求非常高。正是依靠自主在轨管理系统,火星环绕器才能够精准、及时地完成与着陆巡视器的分离。

  多样载荷:给火星拍个「中式定妆照」

  此次火星环绕器上共搭载7种有效载荷,可对地火转移空间、火星轨道空间、火星表面及其次表层开展科学探测,获取行星际射电频谱数据、火星表面图像、火星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火星表层结构和地下水冰分布、火星矿物组成与分布、火星空间磁场环境、近火星空间环境和地火转移轨道能量粒子特徵及其变化规律。

  其中中分辨率相机可对火星全球开展地形地貌普查,高分辨率相机可对火星重点地区开展局部高分辨率地形地貌详查,将为火星拍下来自中国的「定妆照」。

[责任编辑:蔣璐]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