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幫扶小微企業需要配套措施提升銀行積極性

2021-03-06 18:36
來源:香港商報網

 扶植小微企業一直是中國經濟政策的重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小微企業再次獲得了政策的重點關照。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獨立經濟學家譚雅玲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小微企業對於國民經濟來說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年政策繼續在財政和金融兩方面對小微企業進行傾斜,也是抓住了重點。她建議,應採取一些配套措施促使政策能夠更好落地。小微企業的發展水平提高了,中國經濟的環境和氛圍也將提升一個檔次。

 扶植小微仍是政策重點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扶植小微企業用了不少的篇幅,足見政府重視。比如繼續加強減稅,強化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由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足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又比如繼續加強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延長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完善貸款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繼續引導銀行支援實體經濟,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以上。

 譚雅玲認為,小微企業對於國民經濟來說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能夠縮小貧富差距、加強就業還能促進經濟均衡發展。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很多經濟與民生的目標,其實都與小微企業息息相關。所以扶植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政策始終側重的一個方面。所以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支持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減輕小微企業生存壓力,再讓銀行讓更多的利給小微,這些都非常好,也是抓住了幫扶小微企業的重點,但還是缺乏一些配套。

 從主觀與客觀兩方面加強小微企業力量

 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到減稅力度應該還是比較大的。但譚雅玲表示,財政政策只能救急,不能救命,所以重點還是金融支持。談到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最重要的是直面小微企業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小微企業一直融資難,銀行不願意貸款給小微企業?譚雅玲認為,那是因為與大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隨意性較大,企業主的視野和局限性導致企業主比較注重短期利益,缺少長遠格局,這也是小微企業脆弱性所在。這樣的話,小微企業發展的風險也會較大,所以為什麼小微企業的銀行扶持和政策扶持總是難以落地,因為它自身有軟肋,銀行貿然出貸款風險較大。此外,由於小微企業的利潤不高,與貸款給大企業相比,貸款給小微企業顯然收益也不大。站在銀行的角度,貸款出給誰,其實很容易做選擇。

 因此,扶植小微企業最重要的配套措施就是要讓銀行願意貸款。譚雅玲認為,首先要在源頭把功課做好。比如,扶植小微企業的任務具體落在誰頭上,這個主體可以是農商行,也可以是城商行,像國有大銀行,側重一直都不在中小微。大中小型銀行最好要有個分工,確定任務之後,國家就能針對性地給予銀行優惠,加大貸款的積極性。實際上美國、德國、法國的銀行就是有分工的,或許中國可以借鑑一下,這樣可以避免中小微企業主被銀行踢來踢去。如果認為這樣做風險大,可以找一個中小微企業較多的地方試點,去摸索。此外還有一點,十分關鍵。那就是加強對小微企業主的教育和培訓,小微企業不能就指著到銀行要錢,企業主自身的素質需要提高。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援助也可以分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當然這個工作量比較大,但是完全可以着手慢慢去做。企業主的水平提上去了,中國整體經濟的環境和氛圍,也就提升了一個檔次。(記者 伍敬斌)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