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青島藍谷開幕

2019-09-2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青島海科展組委會提供
 
  【香港商報網訊】9月24日,2019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在青島藍谷開幕。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亨通光電、勞雷儀器、哈爾濱工業大學、四川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知名企業攜眾多海洋尖端科技亮相。
 
  其中,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短波面陣紅外InGaAs探測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展出其海洋地質探測成果全世界追捧的新型綠色能源——天然氣水合物;西北工業大學青島研究院展出歐盟QB50國際大科學計劃的36顆衛星之一,開展人類首次低熱層大氣探測的“翱翔系列微小衛星”……
 
  期間,舉辦了2019青島藍谷博士後創新創業論壇,以創新創業為核心,加強博士(後)間的溝通交流,旨在促進高端智慧群體間的思想碰撞、信息共享、資源互通、合作共贏。論壇上,青島市青年科學家協會副會長姜大川向青島藍谷管理局黨群和人力資源處處長鄭雷授牌,將青島市青年科學家協會落戶藍谷,大工(青島)研究院先後同青島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濟南大學等9所院校簽署教育部產學項目合作書,為進一步促進青島藍谷區域內產教融合、培養產業化人才,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論壇最後,鄭雷向海內外博士後發出到青島藍谷創新創業的邀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九研究院第十三研究所展出的無人船模型
 
  此外,還有“藍色海洋”技術成果推介會,瑞典特瑞堡工程系統、深圳鰭源科技、福建集瀚海洋科技等21家科技企業集中發佈相關技術和成果。聲學釋放器、水下機器人系統及水下大數據、溫度計量解決方案、海洋浮力裝備材料、海洋光電纜的關鍵技術、基於GNSS衛星的海洋多功能浮標監測系統、系列模塊化自主水下機器人、高仿真度視景可視化技術等大批新技術新成果皆通過青島海科展發布。
 
  在推動成果轉化方面,海科展聯合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2019年中國科學院專利成果拍賣會”,推出162件“普惠”專利,每件專利起拍價格一萬元人民幣,專利成果涉及新材料、生物工程、生態環保、新能源等多個領域。
 
  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吸引了來自美國、德國、英國、荷蘭、挪威、澳大利亞和韓國等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的學校參賽。2019年水下無人系統技術高峰論壇以水下無人系統技術的應用作為推動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手段,聚焦水下無人系統自主認知、自主控制與導航、集群協同等智能技術領域,將水下無人系統智能技術貫穿其中。吳立新院士、封錫盛院士、邱志明院士等一批來自科研機構、高校、軍隊和企業的專家出席論壇做主題報告,就該領域的科技前沿和研究熱點進行交流和探討。
 
中船重工705所展出的模塊化水下運載平台——cyanea
 
  在2019中國智慧海洋與技術裝備發展論壇上,中船重工集團原總工程師方書甲在報告中提到海洋裝備必須適應海洋環境,海洋環境同時也影響着各類海洋裝備的功能和性能,建設智慧海洋工程能讓大家更充分的掌握了解和分析海洋環境對各類裝備帶來的諸多影響,從而大大提高裝備技術水平,發揮裝備的最大效能。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副主任彭偉全面解讀了中國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布局,他提到海洋能作為未來重要的替代能源,其開發利用對於優化我國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019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稱,自2016年首屆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以來,歷屆展會都吸引眾多國字號機構、央企、涉海領域上市公司、知名企業、985高校、參展商展出當世界海洋科技前沿智慧技術和儀器裝,參展企業新成果發布檔期爆滿,大批展商提前預定明年展位……
 
  據了解,作為青島市助推海洋強國戰略而布局的海洋特色高技術產業集聚區,雖然成立僅有六年,青島藍谷已擁有海洋科技“航母”之稱的大洋鑽探船建設項目,中國海洋領域唯一獲批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躋身世界前列的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唯一、世界上第五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蛟龍號”母港——國家深海基地,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等,初步形成了從海洋研發到成果孵化,再到技術交易的海洋科技創新生態圈。與美國硅谷處於同一緯度的青島藍谷,已成為世界海洋科技創新領域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齊薇然 呂棟 周洋 馬瀅瀅)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