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皖休寧縣:扶貧扶志融合 解開幸福“密碼”

2020-08-0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我平時在家沒事就是看看電視看看書寫寫字。”8月7日,在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渭橋鄉珰金村王大光家,老人家正在練習書法。目光所及之處,不太大的家宅裏,掛滿了書畫,桌上、板凳上整整齊齊地擺滿了各類書籍,其中以書法類居多。“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叫我給他寫了副對聯,還非要給了我500塊錢。”他笑著說。
 
  王大光今年78歲,為特困供養脫貧戶,多年來,在扶貧與扶志相結合的精准幫扶下,該戶在享受到了各項社會保障、健康脫貧、代繳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農房保險等政策的同時,還享受到信息入戶工程,免費安裝了ITV,豐富了精神生活。老人看上去身體硬朗、精神矍鑠。“我們國家現在真不容易,既要照顧我們貧困戶搞扶貧,又要抓疫情防控……”他感慨道。
 

  笑臉是最好的答卷
 
  在休寧縣,像王大光老人這樣的貧困人口僅是休寧縣扶貧扶志成果的一個縮影。他們在享受了精准扶貧政策後,不僅實現了“富口袋”,還達到了“富腦袋”,心懷感恩、心系國家。近年來,休寧縣通過線上、線下,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用足用好農村“大喇叭”、村內宣傳欄、扶貧講堂、課堂、學堂等平臺,深入村、組、戶走訪幫扶,持續加大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和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以及扶貧方針政策的學習宣傳,加強貧困戶的思想、文化、道德、法律和感恩教育,開展技術培訓,強化鄉風文明建設,幫助貧困群眾擺脫思想貧困、樹立主體意識。
 
 
  “我們這個榮譽牆都是我們磣溪村這些年考上大學走出去的大學生,這麼做就是希望能夠激勵孩子們好好讀書,做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溪口鎮磣溪村黨支部書記吳建設介紹道,“我們村雖然為非貧困村,但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高度重視淳樸家風、文明村風建設。”該村歷史文化厚重,擁有兩座古墓,即北宋忠烈英勇留守知府淩唐佐衣冠塚和清代乾隆年間兵部左侍郎淩右文之墓。在每戶貧困戶家中都可見“忠孝並舉  勵志自強”的《淩氏家訓》。
 
  “我老伴今天去溪口鎮上去了,兒子在做事,每個月有好幾千工資,還有就業補助,你們坐哈。”該村曬袍坦組貧困戶淩養光邊說邊拿出長板凳招呼大家。淩養光老人今年83歲,家有3口人,其本人長期患有慢性病,75歲的妻子視力四級殘疾,房子雖然是徽州老房子,但房前室內整潔乾淨,門口清爽地曬著采來的草藥。
 
  都說貧困人口的笑臉是脫貧攻堅最好的答卷,記者在休寧縣的貧困戶家中找到了這最好的幸福“密碼”。多年來,休寧縣扎實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堅定文化自信,立足豐富的山水資源,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打響“中國第一狀元縣”“中國山泉流水養魚第一縣”等品牌,借助黃山市“融杭接滬”新契機,推進扶貧與扶志相融合,已實現5377戶14803人脫貧、33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7.09%下降到0.0046%,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2442.6元增長到2019年底的12390.7元,預計到2020年底,剩餘的3戶11人可如期脫貧。(吳敏 萬多蓉 袁雪傑)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