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應金飛:水光瀲灩晴方好

應金飛:水光瀲灩晴方好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11-03 14:44:21 來源:中國民主促進會浙江省委員會

圖1無圖說.jpg

    杭州亞運會開幕當天,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杭州西子賓館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開幕式的國際貴賓。一幅名為《水光瀲灩晴方好》的巨幅數字版畫成為合影的背景,通過央視新聞聯播的畫面,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看到了杭州,也看到了西湖。

    波光瀲灩,山嵐氤氳,西湖風光無限。見諸媒體的畫作已然美不勝收,但當版畫創作團隊的主要成員,民進中央委員、省委會常委,浙江美術館館長應金飛將其在手機上放大數倍乃至數十倍後,筆者仍為映入眼帘的每一個細節讚嘆不已:整幅作品以平中略帶俯視的視角,讓西湖和群山一覽無餘,雷峰塔、保俶塔、蘇堤、白堤、三潭印月等湖上知名景點高低錯落、清晰可見;雅致的「雨過天青」主色調,隱含了畫作的主題,更將西湖山水的秀美靈動與江南煙雨的詩意朦朧表現得淋漓盡致;畫面中的大片湖水,不僅給予留白的想像,也讓合影照片能夠主次分明,寬闊的視野盡顯大國氣派。

圖2圖說:數字版畫:水光瀲灩晴方好(4.8m x 12m).jpg

數字版畫:水光瀲灩晴方好(4.8m x 12m)

    對此,應金飛表示:「藝術與科技必然是相輔相成向前發展的。在向世界展示中國風采的亞運舞台上,通過數字版畫的形式呈現浙江與時俱進的創新理念,最合適不過。」

    當傳統創作遇見現代科技

    接到創作任務時,離作品要求上牆的時間已不足十天,時間緊迫、責任重大。經過反覆商討,團隊最終決定用數字版畫的形式來做個嘗試,既能解決傳統版畫製作周期長的問題,又能非常好地還原版畫的質感,創作自由度也相對較高。

    談及這幅畫的創作,應金飛形容自己「大體上還是有點底氣」的:一方面,十幾年來,數字版畫這種藝術形式發展迅速,在國內外都已獲得較高的認可,他本人也一直在進行數字版畫創作;另一方面,他對創作大尺幅主題性作品也有着豐富的經驗,如參加「百年追夢」主題性創作的超尺幅水印版畫《世界互聯網大會》,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創作的數字版畫《浙江精神人物譜》等,都引起了業內外強烈反響。

    作品的布局框架靈感,來自2016年應金飛策展的「湖山勝概——西湖主題水印版畫展」。經過十餘次反覆修改,稿子的構圖及色調得以通過,而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這麼大尺幅的數字版畫,其細節和元素的運用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我們在平板上繪製完成的圖片放大後會虛焦,比如說遠山,會有種隱約的朦朧感。我們常常說『大道至簡』,其實就是中國畫寫意精神的一種具體表現形態。但簡約並不等於簡單,如果都是『虛』的,就會顯得很『空』,所以我們就要給細微處增加豐富的點綴。」應金飛介紹道。

數字版畫《水光瀲灩晴方好》部分繪製過程

    因此,團隊在山體、湖面、建築等分塊創作中,又疊加了許多水印版畫的肌理效果,最終圖片像素達到了幾十個G,在放大後仍經得起再三審視:湖水中蕩漾着細膩的波紋,遠山布滿了層層疊疊的綠樹,連寶塔的簷角窗櫺等都清晰可見,靜謐的山水變得流動起來,也展現了中國濃厚的人文歷史底蘊。

    圖4圖說:放大後的版畫局部.png

放大後的版畫局部

圖5圖說:版畫右下方水紋.png

    版畫右下方水紋

    在這次創作中,數碼化技術體現了快速高效、多人協同、反覆修改、擴展性及操控性強等方面的獨特優勢,事實上,最後4.8m x 12m的成品尺寸也是在原本的4m x 10m基礎上臨時增加的,這些都很難依靠傳統藝術手段實現。

    讓經典藝術實現創新表達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續五千年從未間斷的國家,擁有豐富而多樣的文化遺產。唐咸通九年(868年)印製、現藏於大英圖書館的王玠本《金剛經》,是目前世界上紀年最早的雕版印刷本,其卷首的扉畫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畫。「水印版畫在中國傳統藝術技藝中有着悠久的歷史,將近1400年的歷史傳承獨具藝術魅力和視覺詩意。實際上,浙江與版畫藝術的發展也密切相關,吳越刻雷峰塔藏經、存世量稀少的宋刻本古籍,都見證了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展和繁榮。」應金飛說。

    回顧整個創作過程,應金飛感受頗深。對他而言,這不僅是向世界展示中國風采、詩畫江南的舞台,也是讓世人認識了解版畫這一藝術形式,推動數字版畫藝術發展的絕佳機遇。

    在應金飛看來,科技發展帶來藝術上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隨着數碼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藝術家可以藉助數字工具進行創作和後期處理,開拓新的表現形式和創作思路:「不管是畫在平板上還是紙面上,運用的都是藝術家原有的一套視覺經驗,只是承載的媒介不同。作品通過數字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一種加密藝術儲存並且極其環保;加密藝術採用與版畫有限複製相似的認證理念,能進一步確保藝術品的『身份』;同時還可以在更大的範圍和空間中傳播展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期間,要求浙江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積極探索,紮實推動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文化是民進的主界別之一,作為民進會員、同時也是省政協文化藝術界別委員,應金飛覺得自己在文化藝術領域積極發聲,為助力文化事業繁榮,為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方面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所有經典也可運用現代化語言實踐創新表達。只有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才能理解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也才有可能理解未來中國。」

    以社會美育提升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以「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個關鍵詞對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了精準提煉和系統總結,科學概括了中華文明有別於其他文明的獨特性,對於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紮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應金飛始終堅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提,是對其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浙江美術館自2016年起便探索推出系列自主策劃的「東方智慧」品牌展覽項目,以研究保護、闡揚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持續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在當代藝術展示機制中的創新、創造成果,致力於實現美術館、全社會、海內外的多維度有機融通。

    隨着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盛大舉辦,世界也將目光聚焦到了浙江。「意造大觀——宋代書法及影響特展」「博弈論:亞運競技主題數字藝術展」「東方智慧:中華傳統文化當代藝術展」三大迎亞運主題展在浙江美術館同期開啟,維度不同卻殊途同歸地將中國式現代化創新基因深入當下展覽語境:源起道家哲思的尚意書風彰顯中華氣度,以水文化為底色的東方智慧以博弈之論鐫刻辯證史觀,「創新」溯源被視為邁向未來的重要通道,向世界展現東方屬性的哲學觀念、思想體系。

    文化鑄魂,潤物無聲。應金飛說:「從體驗角度出發,欣賞藝術作品時對細節的細膩感知需要現場感,只有在現場,觸動心靈的最初悸動才能真正產生。審美是一種世界觀,也是系統性的人格建設,這是美術館頂層設計的根本依據。美術館應當承擔起公共傳播的責任使命,為公眾提供有態度、有引導、有思想的展覽,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學內涵,助力實現‵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理想。」

    水光瀲灩晴方好,這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下與未來。應金飛表示:「藝術一定要與時代同步。數碼化技術將為傳統藝術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從而在承載傳統文化精髓、拓展文化傳承路徑、增強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融合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來源:中國民主促進會浙江省委員會)

責任編輯:郭昕玥 應金飛:水光瀲灩晴方好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