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88

石油人民幣嚴重受挫

2016-01-25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易憲容
 
  作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爭奪國際市場的石油定價權,一直是中國夢寐以求的事。特別是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隨著中國大國經濟地位的崛起,在國際市場的地位與作用越來越重要。為了能夠在國際市場中掌握不同大宗商品的定價權,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所以,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政府全面推進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看上去「石油人民幣」超越甚至於取代「石油美元」地位成了一個新趨勢。這就使得全球市場大致有8000至12000億美元的油元資金,在國際間流向及交易配置開始出現一次重要的結構性調整及利益上的重新分配。但是,最近4個多月以來,隨著人民幣的持續貶值,這種有利於「石油人民幣」的趨勢已經出現根本性變化,「石油人民幣」可能隨著人民幣的貶值而結束。
 
  欲打破「亞洲溢價」
 
  自2014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在持續暴跌,特別是最近已經暴跌到28美元以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是最受益的。不過,中國仍然是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的被動接受者」,而不是定價者,對國際石油價格定價所起到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長期以來,中東地區主要石油輸出國對出口到不同地區相同的石油,一向采取「差別性計價公式」,從而長期以來造成亞洲地區石油進口國要比歐美國家支付相對較高的原油購買價格。此即所謂的中東石油的「亞洲溢價」現象,實際上早在1980年以前就演變成一種石油交易市場的潛規則,在短期內是無法改變的。
 
  就國際石油市場的各種交易價格來看,能夠跟隨的是「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的輕質原油、「英國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的北海布蘭特原油等,這就是國際石油市場的基準油價,各種國際石油市場的交易價格隨著這種基準價格變動而變動。如果說,中國能夠建立起對全球市場有影響力的石油期貨市場,並由此而形成國際石油價格的基準價格,就能夠打破現存的「亞洲溢價」市場慣性,以此來重新確立全球市場的石油定價體系。
 
  還有,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意味著黃金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結束,以信用貨幣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確立,美元成為全球市場最為重要的計價貨幣、投資貨幣及儲備貨幣。在這種情況下,美元當然成了國際石油市場最為重要的結算及計價貨幣,國際上絕大多數石油交易都以美元來結算與計價,「石油美元」體系也在這個期間確立。「石油美元」的出現不僅讓國際石油市場絕大多數交易都以美元來計價和結算,也形成石油輸出國等對美元和美國國債強烈的需求依賴。「石油美元」市場在這個時期開始繁榮,倫敦的美元離岸中心也在這個時期得到快速發展與繁榮。
 
  人民幣匯率亟待穩定
 
  這幾年來,中國全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就是希望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並由此來體現中國大國經濟的地位。同時,也能夠為中國在國際各種大宗商品市場的定價取得一席之位。對於中國政府來說,人民幣國際化目標是十分明確的,「石油人民幣」同樣是一個不可小視的目標。所以,當前國際石油快速下跌,中國石油消費快速增長,就為「石油人民幣」的實現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到目前為止,國際石油的價格曾下跌到28美元以下,為2003年以來12年的最低點。這就使得「石油美元」的國際地位也日益下降。同樣,對於中東石油輸出國來說,隨著石油價格暴跌,它們對美元的依存度也在全面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自然為「石油人民幣」遞補「石油美元」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還有,自2011年以來,中國政府為了推進「石油人民幣」已經做了很大努力,「石油人民幣」體系也開始逐漸成型,尤其是,在地緣政治劇烈的沖突中,「石油人民幣」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更是明顯。比如,金磚國家開始拒絕在世界石油市場上讓美元成為單一的計價貨幣,中國和俄羅斯已經啟動每周定期地針對減少使用「石油美元」的協商會談。2015年11月中旬,西亞兩個主要石油輸出國之一卡塔爾決定所有石油交易都采取人民幣結算。同時,中國與俄羅斯及其他石油輸出國達成支付協議與清算機制,目標當然是以「石油人民幣」取代「石油美元」。
 
  但是,為了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國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變,包括讓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為市場化,並對人民幣匯率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主動貶值。而2015年8月11日啟動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中國央行主動讓人民幣大幅貶值,不僅導致全球股市及匯市的巨大震蕩,也引發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而近幾個月來人民幣的持續貶值,盡管目前在中國央行幹預下有所企穩,但完全逆轉貶值預期則不容易。如果人民幣的貶值趨勢在短期內根本上無法扭轉,必然會中止中國政府極力推行多年的「石油人民幣」進程。所以,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人民幣匯率的穩定顯得特別重要。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