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83

澳媒:澳大利亞人對外資周期性焦慮致中國投資受阻

2016-03-15
来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3月15日報道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3月13日刊登國立澳大利亞大學東亞經濟研究局局長、榮譽退休教授彼得·德賴斯代爾和該局研究員尼爾·托馬斯合作撰寫的一篇文章,題為《抓住中國投資的好處》。

  文章稱,10年來,中國投資已從幾乎為零增至澳大利亞第五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中國投資隨著中國經濟的驚人崛起而增長,是在澳大利亞追逐商業機會的最新一波亞洲外國投資——最初是在資源、房地產、基礎設施和農業等領域。

  文章稱,澳大利亞是一個需要資本的國家。相對較少的人口居住在一個面積廣闊的大陸上,依靠外國投資者幫助他們開發礦山、開辦工廠以及建設港口、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外國直接投資通過使澳大利亞人接觸創新技術、全球價值鏈和新商業技術提高了生產率。外國競標者確保澳大利亞人了解其資產的完全國際價值。如今,中國是世界上外國直接投資三大來源之一。

  回到20世紀80年代,當中國仍是一個小經濟體時,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由中國政府部委直接擁有的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接受國(恰那-力拓合資項目和美鋁合資項目)這一事實似乎并不重要。但現在,情況似乎不同了。

  中國現在是一個大經濟體,被視為美國的潛在戰略競爭對手。盡管澳大利亞承認中國遵守“市場經濟”的國際準則,但國有企業仍是其工業全景中的一個特色,是重要的海外投資者。盡管大多數國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開展業務,遠離中國政府的干預,但一些人仍然擔心中國公司是中國政府的代理人,不論是國企還是私企。

  這些觀點是參議院目前對涉及“具有戰略或國家意義的澳大利亞資產”的外國投資審核體制進行調查的一個因素。調查中提到,最近3項投資尤其值得審查,這些投資均涉及中國競標者;將達爾文港租給嵐橋集團;國庫部長決定阻止中國競標者收購基德曼公司資產;新州電力公司出租,中國國家電網競標失敗。

  文章稱,輿論對外國投資始終態度矛盾,在來自新來源的投資激增時期,焦慮情緒增強。20世紀70年代設立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以緩解民眾對來自美國的投資的擔憂。國庫部長受權阻止被斷定“違背國家利益”的外國投資。盡管民眾對美國投資的擔憂后來有所緩解,但隨后日本投資以及如今的中國投資又重新喚醒了這種情緒。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一直是進行審核和管理這種疑慮情緒的一種有效工具,但為了回應這種情緒,外國投資政策以及法律體制已于去年得到更新。

  參議院此次調查是及時的,這是因為,鑒于近期這一機制發生了帶有政治目的的變化以及出現了對中國投資的超周期敏感態度,需要重新審視澳大利亞的外國投資審核體制。盡管在投資來源穩定期間“國家利益準則”是一種良性工具,但對不熟悉投資者的焦慮使這一機制更易面臨政治風險、并增加了其經濟成本。

  文章稱,澳大利亞讓其外國投資審核體制朝著這一方向發展是有道理的,使之在創造機會的同時仍能應對威脅。事實上,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其國內安全和情報力量調查和干預某些威脅國家安全的具體資產運作行為,已經阻止了外國投資者采取非商業行為。處理國內法律和制度中的薄弱處是應對此種對外國(或國內)投資的擔憂情緒的最佳保護措施。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