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印度经济高增长?

2019-09-09
来源:香港商报

 

资料图片

  「我們在短短5年內實現了經濟總量增加1萬億美元,現在我們期待着(下一個五年)把印度建成一個5萬億美元的經濟體。」成功連任不久的印度總理莫迪,近日在多個場合不斷重申其競選承諾。只是,面對已連續五季放緩的GDP增速以及仍無改善的結構性問題,莫迪任內讓印度高增長的可持續性目標正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

  GDP連續5季放緩 新目標引質疑

  根據印度中央統計局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今年第二季該國經濟增速僅有5%,且為連續5個季度放緩,並創下6年來新低。其中,農業和製造業這兩大主要產業僅分別增長2%和0.6%。同時,印度的消費需求也明顯下滑,佔印度GDP比重超過一半的個人消費僅增3.1%,創18個季度以來最低增速。此外,企業投資意願亦在降低——固定資產投資佔GDP比重為29.7%,而去年同期為30%,該數據在2011年曾高達34.3%。

  就在去年,不少經濟學家仍預期印度可能繼續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但短短一年內單季增速就從8%驟降至5%,跳水程度之深實在令人震驚。鑒於去年以來難以畫上休止符的經濟放緩,穆迪連續三次下調了印度2019年經濟增長預期,從7.5%依次下調至7.4%、6.8%、6.2%。IMF也先後將印度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7.3%和7%。而如此糟糕的第二季經濟數據也無疑為莫迪的「5萬億美元」目標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資料顯示,印度去年的GDP總量約為2.726萬億美元,在全球位居第七。如果要實現2024年GDP總量達到5萬億美元,則意味必須增長2.274萬億美元,即83.4%的增長率。而根據世行數據,印度在上一個五年(莫迪第一任期)中,GDP總量從1.86萬億美元增至2.726萬億美元,增長率僅為46.56%。這與83.4%的增長目標相比,差距實太大。雖然印度在過去5年中實現了7.3%的較高年均增速,但未來5年若要實現83.4%的累計增量,則意味必須每年實現10%的增長。難度可想而知!

  刺激新政料短暫 投資環境不穩

  為提振經濟,印度央行自今年2月以來已4次減息。由於經濟增速繼續下降,加上通脹壓力不大,市場預期印度央行或將在10月再次減息。但眾所周知,僅靠貨幣政策並不足以讓經濟擺脫泥潭。按照印度中央統計局的說法,當前的經濟放緩主要受全球貿易摩擦等周期性因素影響。惟在業內人士和觀察家看來,印度經濟自身的結構性問題才是禍根。這首先體現在農業改革遲滯。印度農業佔GDP的比重為17.3%,為該國一半以上人口提供生計,但由於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導致農民增收困難,從而成為造成印度內需疲弱的重要因素。其次是製造業發展緩慢。受投資疲弱、基礎設施嚴重短缺、職業技能人才儲備不足等問題拖累,印度製造業佔GDP的比重長期停留在約15%的較低水平。製造業發展緩慢不僅導致印度產品競爭力不強,也造成國內就業水平難以提高。再次是出口長期不振。儘管與其他亞洲經濟體相比,印度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度不高,但外部需求的放緩以及美國取消貿易優惠待遇,還是難免給印度經濟帶來衝擊。印度6月出口額同比萎縮9.7%,至250億美元,為2016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

  好消息是,在央行繼續減息的同時,印度財政部也加快了刺激舉措。根據財政部7月發布的預算報告,印度政府將投資8025億盧比新建和翻修農村公路,同時鼓勵私人企業投資農產品加工業。此外,印度內閣近日通過了放寬對包括單一品牌零售、數字媒體和製造業在內的多個行業的FDI相關規定。壞消息是,印度政府計劃在2019至2020財年將財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3%,低於上一財年的3.4%,印度經濟增長是否真能依靠政府支出拉動仍是未知數。同時,印度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可能令外國投資者加長審慎評估的時間。按以往教訓,印度政府推出的激勵性政策通常比較短暫,朝令夕改的先例也不是沒有,甚至一些新政策推出時竟然與鼓勵投資的初衷相悖。

  結構性改革前景難言樂觀

  在第一個任期內,莫迪成功讓印度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但去年以來的經濟放緩,則凸顯結構性改革停滯不前給經濟高增長可持續性帶來的阻力。而令人擔憂的是,莫迪所在人民黨負責經濟事務的全國發言人近日接受採訪時竟表示:「我們的政府正致力於更好地執行現有法律。目前,印度不需要大刀闊斧的結構性改革。」

  針對「5萬億美元」目標,莫迪已放話:「有挑戰,但能實現!」究竟如何實現,人們只能觀其言察其行。香港商報評論員 魏煒婷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