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NBA該不該罵?

2019-10-14
来源:香港商报

 

网络图片

  作者:流深

  因為總經理莫雷的不當言論, 在中國球迷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火箭隊,立即在內地遭到球迷和商業合作夥伴的抵制;而NBA總經理肖華基於「言論自由」對莫雷表示支持的發言,更是讓矛盾擴大到全體中國人和整個NBA之間。毫無疑問,對莫雷和肖華不當言論的批評和譴責,迅速成為國人的主流意見。

  然而,就如同過去每一次中國與其他國家發生摩擦之後,矛盾總是會在國人內部爆發一樣,在NBA中國賽上海站的比賽之後,因為現場座無虛席的照片和一些到場球迷興奮歡呼的照片,不少網友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對這些到場球迷瘋狂謾罵,指責這些球迷沒有愛國心最該被指責的莫雷和肖華,卻仿佛已經跟事件沒有關係了。

  其實這一幕都在似曾相識的重複上演:在新世紀初的反日運動中,付出最大代價的不是日本企業和日本政客,而是那些窮盡積蓄買了一輛廉價日本車的中國車主;在抵制韓國的運動中,受損最嚴重的也不是韓國的電子企業和超市,而是那些為觀看韓星演出而貢獻不少門票的中國少男少女;這一次對 NBA 的抵制亦是類似--NBA損失的最多是佔其總收入約10%的中國市場,但對不少已經購票的中國球迷來說,是否冒着被網友罵的風險,撕掉那張面值月薪幾倍的中國賽門票,甚至是錯失一個親見偶像、實現夢想的機會,恐怕都要猶豫一下。事實上,不論哪國人,只要是理智的,相信面對這樣的抉擇都是心痛的。

  這便是以「愛國」名義裹挾下最為荒謬和吊詭的一點:愛國運動常常由外部矛盾開始,卻最終總會失焦成為內部的矛盾;為愛國付出最大代價(不是損失的絕對數額,而是相對比例的),也往往不是外國人,而是國人自己。究其原因是,一方面不少國人總是癡迷於製造一種「團結一致」的集體氛圍,認定「萬眾一心」的集體行動會有更大力量和議價空間;另一方面,則是對國人自己人的操控和道德譴責,顯然要比針對外國人更加有效,也更加容易實現。結果就是,每一次看似民族矛盾的「一致對外」,最終都演變成了一場國人的「內部考驗」。

  這一次,去觀賽的中國NBA球迷就很不幸的成了「不愛國」的反面教材,變為網友議論風暴的中心;反而,如何抵制莫雷、肖華之流的錯誤行為,從根本上化解西方世界對中國的無知和偏見,如今已不再重要。問題在於,在今天的國際環境之下,這種「毫無雜音」的「一致聲音」是會更加被人重視,還是會被視為背後有無影的手干預而不屑一顧?這種片面強調市場、收益和經濟利益的抵制方式,又是否能夠在強調信仰和價值觀的西方輿論中,為中國觀點贏得尊重,為中國聲音贏得市場?只能說,對到場球迷的謾罵和道德綁架是簡單廉價的,但對於從解決上根本問題,似乎沒有什麼幫助。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