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皆淡 餐飲更慘

2019-12-11
来源:香港商报

  羅家聰

  近月以來,最叫苦連天的行業似乎還是餐飲。儘管一直認為全港經濟未必會太差,但對個別行業的慘況是明白的,甚至能體會的。普遍零售尚有些可轉網售;退一步說,如屬必需品者,顧客亦會待局面平靜時大手入貨,未至生意盡失。但對於餐飲業而言,尤其稍高檔或不做外賣速遞的,一天開檔鐘數有限,只要一亂,運輸一停,收入即為零。

  從一些上市連鎖快餐公布的業績所見,純利(net profit margin)普遍在低單位數,個別中高檔的亦僅勉強達低雙位數。就當10元收益9元成本,淨賺1元。計一計數,假設一個月有30.5日,每月成本就是274.5元(30.5×9元);以每日收10元計,就要開27.45日(274.5÷10)才能平手。換句話說,一個月開少3日(30.5-27.45)已開始蝕。

  不是說一蝕就要收檔,畢竟開檔成本(如裝修等)不菲,逆景時亦總會守一輪的。問題是,沙士還有數得計:瘟疫春來夏去,捱盡還不過是一季;但今趟看來平靜無期,商家無數得計,與其看不通無了期燒錢,倒不如先行止蝕。心態大概如此,那數據呢?

  不妨比較一下同屬舖面服務業的零售銷售和餐飲收益。如圖所見,自有記錄至今,兩者收益的按年上落變幅方向一致,但幅度卻有異,餐飲收益增長往往不及整體零售。留意這兩個數字是以量計,故兩個行業的通脹差異因素已被剔除,即數字已是實質的了。這在在說明,餐飲在好景時已不算十分好,在逆景插水時往往遠差於整體零售行業。

  另一導致這差異的客觀因素,就是旅客不敢來港。將心比己,換作你自己是遊客,在外地有何必要消費?不外乎運輸、酒店和飲食三類。旅客未必大手掃貨、未必過夜,但卻不能不吃不喝不搭車。運輸花不了多少,但吃喝一餐卻不止三幾十元。由此看來,餐飲業又多一重負面因素。這樣看來,如果政府是要針對性地救市,餐飲業應是首批。

  facebook.com/kachung.law.988

  lawkachung@gmail.com

[责任编辑:董岳昕]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