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試題美化日本侵華史 校董學會斥政治「洗腦」

2020-05-16
来源:香港商报网

资料图

  【香港商报网訊】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其中一題問及「『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引起社會爭議。香港校董學會發聲明指責試題帶有引導性,誤導學生得出以偏概全的觀點,以功利性判斷混淆歷史價值觀,掩飾日本侵華暴行。

  聲明指出,試題附帶的兩份參考資料分別是1905年日本政法大學歡迎清政府派遣留學生及1912年黃興請求三井財閥籌措貸款,這些內容均是偏向日本一方,令試題已帶有引導性。

  声明批評,考評局認為他們的審題機制不是一個人的決定,過程經過審批委員會反覆討論,包括字眼運用等,才會訂稿,題目都是經過審題委員會一致決定的,並有保證機制。這條題目的出現正反映了考評局歷史科議題及審題委員們的一些偏見,明明是一道偏頗美化日本的歷史題目,卻要引導學生寫出利多於弊的陳述,淡化日本侵略行為的惡行,寫出利弊都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声明支持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的措施,贊成取消這條題目的評分,並希望考評局嚴肅處理這事,認為這條題目設計、資料選取都有偏向性。

  聲明指出,其實日本在20世紀上葉已部署及進行侵華行動,導致中國千萬人民生靈塗炭,香港也經過三年零八個月的淒慘人間地獄烽火歲月,造成中國人民的苦難,這段歷史那有何利可言。事件反映考評局歷史科目議題及審題委員存有一定的思想偏見,把關者有嚴重缺失。

  聲明又指,香港的教育課程及評估分別由教育局及考評局負責,除了課程內容的設計,評估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引導性,考評局過去多屆在文憑試通識科考試內容的必答題就已出現過多次就社會事件出題,引導老師在教學中就社會事件帶出政治議題,讓學生在「現代中國」、「今日香港」、「角色認同」的主題學習中被不斷「洗腦」,形成了今天很多學生不滿社會、仇視國家的「港獨」根源。

  聲明说,香港接二連三發生多所學校教師在教學及選材出現偏頗,歪曲歷史,顛倒是非黑白,值得每所學校的校董對學校的課程內容及教材作出更多關注。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