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製造業「去中國化」不切實際 港資製造業根基宜留內地

2020-06-04
来源:香港商报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打擊全球供應鏈,中國作為世界工廠首當其衝。國際上一些國家出現「去中國化」的聲音,鼓勵本國企業將廠房撤出中國,聲稱藉此提高供貨的穩定性。港資製造業公司如何應對供應鏈重組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是否將生產線遷往海外就穩賺不賠?

  香港商報記者 張智榮

  本港製造業早已式微,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製造業佔本地GDP比重從1980年的23.8%,逐步下跌至2018年的1%。大部分勞力密集的製造業,自1990年代起已陸續將工廠搬到內地,因為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後,鼓勵外資投資,當時在內地設廠可找到廉價的勞動力,以及更充足的土地資源,特別是港資成衣製造行業幾乎全部生產線都在內地。不過,隨着內地經濟騰飛,物價和生產成本逐年上漲,加上近年爆發中美貿易戰,不少成衣製造企業萌生遷廠去東南亞的念頭。

  香港早年從事製造業的企業家大多是從上海南來,1980年代是香港本土製衣工業生產黃金時期,在生產供應香港本土外,並供應歐美加大市場。1980年代開始,香港製衣廠商逐漸把生產線北移到華南地區,大多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投資設廠,在2000年本港紡織及製衣業從業員仍有約66000人,當年的紡織品及成衣出口貨值達870億港元。

  本港上市主要從事帽品生產的飛達控股(1100),早年在內地設廠,近年已將不少產能從中國內地轉移至孟加拉。該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顏寶鈴表示:「近年內地人口紅利消失,請人遇到很大挑戰,生產和人力成本逐年上升,而且內地經濟發展已進入新階段,製造業向高端科技產業集中,都迫使傳統製造業要『走出去』才能經營下去。」

      進軍一帶一路拓商機

  顏寶鈴指,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為內地製造業搭建一個大平台,令勞動力密集型的製造業有機會「走出去」,尋找勞動力低廉的生產地,同時為集團開拓海外市場帶來更多機遇。

  孟加拉勞動力低廉,飛達控股選擇到當地設廠投資,現時飛達控股在孟加拉的整體生產成本,已較中國內地低三分之二,孟加拉今年更晉身為全球第二大製衣出口國。不過,孟加拉也不是完美的生產基地。雖然孟加拉勞動人口發達,但缺乏專業人才,所以飛達控股公司管理及技術方面仍然需依靠香港和深圳的人才,從中國向孟加拉輸入先進的管理和技術。

  中小企協會創會會長佘繼泉指出,自從去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有意將廠房撤出內地的港資企業的確有所增加,「一方面內地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貨品的稅務優惠越來越少,對於技術成熟且客戶穩定的企業,不少有意將廠房遷離內地。他們首選的國家包括越南、柬埔寨、印尼等較落後國家,考慮因素包括當地工資成本、地方政府政策、政治穩定性、資金保障度及社會文化等。」不過,即使企業打算撤出中國,也要面對不少現實問題,佘繼泉坦言:「遷移廠房需要多一套本錢去選址投資,才能順利過渡生產線,不至於需要停產,在現時資金緊絀及經營困難環境下,相信企業不會即時調整生產線。」

       搬廠難連根拔起

  飛達控股的廠房最初主要在深圳和番禺,至2013年在孟加拉投資設廠,後來更將大部分生產線轉移當地,其後擴充的二期孟加拉廠房於去年基本竣工,目前孟加拉廠房產能佔比逾90%。至於深圳廠房則繼續保留,但不作生產用途,主要作為集團的產品研發和設計中心。同時公司總部繼續留在香港。

  顏寶鈴認為,飛達控股在深圳保留廠房對公司業務有好處,因公司產品的原材料大多採購自中國內地,而且深圳和香港聯繫密切,對國際潮流資訊更敏感,有助公司更好掌握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例如消費者對產品物料和功能性的喜好等,相反在孟加拉恍如與世隔絕,因此才保留深圳廠房作為產品研發和設計中心,支援公司的採購及供應鏈管理。

  對於近年越來越多內地企業有意將廠房遷移海外,顏寶鈴分享自己的經驗:「廠房即使搬出去,但不應連根拔起,企業的製造分部可以搬出去,但研發基地和供應鏈管理一定留在中國,否則將來重新進入中國市場會很困難,而且部分海外國家較難接收行業最新資訊,長期下去公司發展會與外界脫節,所以走出去同時一定不能放棄中國市場,根仍然要在中國,總部仍要在中國,因中國仍發展高端製造業,加上放寬生育政策或再帶來人口紅利,當將來公司需要重返中國,也可以迅速建立生產線。」

       遷生產線須考慮成本效益

  企業考慮將生產線撤出中國,若基於成本考慮,其實無可厚非,但對於美國及日本政府鼓勵並斥資助本國企業將生產線撤出中國,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就批評,這有違經濟學上的成本效益,因企業選擇將工廠設在中國,是考慮到成本控制的商業決定,除非產品涉及國家安全考慮,否則看不到撤出中國的需要。他認為刻意將產業鏈搬回本國是民粹主義的體現。

  麥萃才續指,近年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主張美資海外產業鏈回流本國,希望維持本土就業,針對對象亦不單是中國,但這純粹是忽略現實的「美好意願」,「美國是否有足夠的工人?工人是否有足夠質素?生產的成本效益是否足夠?即使美國政府有稅務優惠等政策配合,但其他現實條件不足以支持(企業生產)。」

      走保護主義舊路「無着數」

  顏寶鈴認為,製造業要完全「去中國化」是不切實際,因中國製造業發展已相當成熟,而且擁有優良的勞工文化,對公司業務有好處,「美國是重視工人福利的社會,工人準時上下班,很少加班,相反中國工人辛勤,工作效率高」。

  佘繼泉表示,「去中國化」不是某一兩個國家可以主導,全球化分工有它的好處,例如某種原材料在某國獨有,在該國進行生產加工絕對有優勢,若刻意分散生產地,反而導致成本加重,削弱競爭力。

  麥萃才又指出:「從全球經濟史看,最初很多國家都採取保護主義,後來發覺全球化才有最大得益,若現在走回頭路,是重複歷史錯誤,最後重新發覺全球化對大家都較着數。」

       香港再工業化成敗的關鍵

  《中國製造2025》戰略旨在推動內地製造業轉型升級,不再滿足於做海外商品的代加工工廠,而要追求結合科技自主創新,進一步提升中國製造業水平。無獨有偶,港府亦於近年推動「再工業化」,2016年首次將「再工業化」列入施政報告,理念同樣是幫助傳統工業升級轉型,提高產品品質。

  但從客觀條件看,香港要重新振興傳統的製造業似乎不可能,由於香港土地資源有限,加上人力成本高昂,很難再發展昔日需要大量土地及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港府近年積極推動「再工業化」,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重點發展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的先進製造業,幫助本港發展多元經濟,減少對服務業的依賴。

  不過,港府被指對科創企業和項目支援不足,例如理工大學2月初發布的快速檢測系統,能於1小時內檢測超過30種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及細菌,包括新型冠狀病毒,但研究團隊指科研項目未能獲港府資助。

  善用技術改變傳統產業鏈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坦言,「香港現時推行再工業化已經太遲,成個世界已經轉着一個圈」。他指出,「內地很多南方城市人工已很貴,就連三星都要將內地廠房搬到東南亞。假設香港生產電子底板,有很多原料需要由其他地方來。與其原料由其他地方來,在香港加工,香港地方租又貴,人工又貴,為什麼要來香港做呢?」因此他認為很難吸引高端製造業來港設生產線。

  不過,方保僑認為,香港可以在高端製造業中擔當其他角色,「不是要大量普通工人,而是要懂得寫Programme(程式)的人」,包括提供科研、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但他指出,香港的科技人才不足,建議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吸引海外龍頭科技企業來港開設科研中心,透過請人幫助香港培育科技人才。

  事實上,港府也認識到香港的優勢所在,近年的施政報告指出,香港「再工業化」進程中的優勢產業,包括生物科技、大數據、物聯網(IoT)、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中小企協會創會會長佘繼泉指出,傳統產業應懂得利用物聯網等技術,提升產業價值。

  佘繼泉舉例指,「我以前從事生產塑膠產品,自從3D打印機出現,傳統塑膠廠所用的注塑機已逐漸被淘汰,因3D打印技術不需要預製工模,而且即使少量生產也可控制成本。又例如無人機,可以應用於拍攝和運輸,傳統運輸交通工具可以被取替。可以看到,現今科技對傳統生產作業鏈帶來的改變和衝擊,企業應該善用這些技術。」

       飛達控股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顏寶鈴

  廠房即使搬出去,也不應連根拔起。企業的製造分部可以搬出去,但研發基地和供應鏈管理一定留在中國,否則將來重新進入中國市場會很困難。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

  美國主張海外產業鏈回流本國,純屬「美好意願」,其現實條件不足以支持企業生產。

  中小企協會創會會長佘繼泉

  傳統產業應懂得利用物聯網等技術作為契機,達到減省人力物力的目的。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

  建議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吸引海外龍頭科技企業來港開設科研中心,透過請人幫助香港培育科技人才。

   

[责任编辑:雨杉]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